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docx

上传者:大于振 2022-06-03 02:57:02上传 DOCX文件 239 KB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 2-1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 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 红磷 。
2)装置要求:气密性优异
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用弹
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并马上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等 燃烧结束冷却 后,打开弹簧夹。
(4)现象:有大量
白烟 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瓶中原空气的 1/5
体积
(5)结论:空气是 是混杂物 ; O2 约占 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可支持燃烧; N2
约占 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不支持燃烧,也不能够燃烧,难溶于水
(6)研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 1/5
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
温就打开止水夹。
②可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够
原因:铁不能够在空气中燃烧。
可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够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够产生压强差
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
有 节余的氧气。
(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P+5O 2=====2PO5
1.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实验 2-2 】 O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木条复燃(有助燃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2
⑴木炭在氧气中燃

夹取木炭的仪器为
坩埚钳,
在酒精灯上加热到
红热,由
瓶口 向下缓慢插
入(充分
利用瓶中的 O2),倒
入 澄 清
石灰水, 振荡 ,观察到
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在氧气中发出
白光 ,放出 热 ,生成 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
气体 。
结论:木炭燃烧生成
CO
C+O
2
CO
2
2
⑵ 【实验 2-3 】硫燃烧
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稍微的
淡蓝色火焰,放出

量,
产生有 刺激性气味
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亮的蓝紫色 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S+ O
2
SO
2
【实验 2-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操作:把光明的细铁丝 盘成螺旋状 ,
下端
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 火柴快燃
尽时 ,
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 铁丝在氧气中激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
3Fe+2O Fe3 O4
注意事项:必定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 , 防范 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上述实验能够看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 更激烈 ,原因是 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
气中燃烧更激烈 。
【活动与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
检查气密性的方法:
操作: 1 )将导管插入水中; 2)用手握住试管现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实验 2-4 】实验室制取氧气
( 一 ) 加热 KMnO4制取氧气
⒈反应原理: 2KMnO4 K2 MnO4+MnO2+O2↑
⒉发生装置 (1)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点: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3.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吞没在水中,双手 紧握试
管。如 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优异。 (原理:气体 的热胀
冷缩)
4 收集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排水法收集】 。
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发散生化学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要求:①导管伸入集气瓶底, 【以利于排净空气】 。
②密度和空气凑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

九年级化学课本上的实验总结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6204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