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整合利用.doc
上传者:蓝天
2022-06-25 21:36:26上传
DOC文件
84 KB
浅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整合利用.doc浅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整合利
用
摘要: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颁证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 记颁证档案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依据农业部、 国家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 法》,结合江苏实际共同制定《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并于2015年2月 27日正式颁布实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 案;整合利用
一、确权登记归档内容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 实施办法》第五条中指出,承包地确权工作验收时将 同步验收承包地确权档案,凡承包地确权档案验收不 合格的,不得通过承包地确权工作验收。由此而知承 包地确权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因此对承包 地确权档案的管理必须严格,即必须严格按照《档案 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有关法律知识 和《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档
案管理办法》对承包地确权进行物权保护,可以真正 保护农民利益,为土地流转、调处土地纠纷,进行农 业补贴和征地补偿等提供法律依据,这些资料的完整 归档,对于数据的溯及与跟踪、责任的划分以及开发 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登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摸清农村土地面积底数。以社为单位开展 农村土地面积的摸底和清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和实 际测量摸清本村(社)的农村土地面积,并将地块、 面积、空间位置、地类、权属清查落实到农户或其他 承包方。
(二)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以二轮土地延包 以来建立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为基础,依据清查核实 的农村土地承包情况,农村土地承包底册进行一次全 面清理核实,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相关文件档案,确保农村土地 承包档案准确、齐全、完整,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 的承包地地籍信息。
(三) 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依据 完善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登记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依法对 承包地被征用、占用面积发生变化的,因分户、人口 变动导致经营权分割、合并,经营权转让、互换,以 及承包地灭失或全户消亡等情形实施变更登记。
二、确权登记档案数据整合
加强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资料管理,建立土地承包 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健全 登记薄册、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 保护,这一系列的整合,为开展土地流转、调处土地 纠纷、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等提 供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应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 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保证档案资料完整有效,方便 群众查询,有利服务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范围包括以家庭承 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和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 家庭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公平分配、人人 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 经济组织农户的一种承包方式。其他方式承包是指集 体经济组织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招 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将"四荒"地、养殖水 面等承
用
摘要: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颁证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 记颁证档案完整、准确、系统与安全,依据农业部、 国家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办 法》,结合江苏实际共同制定《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并于2015年2月 27日正式颁布实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 案;整合利用
一、确权登记归档内容
《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 实施办法》第五条中指出,承包地确权工作验收时将 同步验收承包地确权档案,凡承包地确权档案验收不 合格的,不得通过承包地确权工作验收。由此而知承 包地确权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资料,因此对承包 地确权档案的管理必须严格,即必须严格按照《档案 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有关法律知识 和《农业部国家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颁证档
案管理办法》对承包地确权进行物权保护,可以真正 保护农民利益,为土地流转、调处土地纠纷,进行农 业补贴和征地补偿等提供法律依据,这些资料的完整 归档,对于数据的溯及与跟踪、责任的划分以及开发 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确权登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摸清农村土地面积底数。以社为单位开展 农村土地面积的摸底和清查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和实 际测量摸清本村(社)的农村土地面积,并将地块、 面积、空间位置、地类、权属清查落实到农户或其他 承包方。
(二)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以二轮土地延包 以来建立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为基础,依据清查核实 的农村土地承包情况,农村土地承包底册进行一次全 面清理核实,进一步规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及相关文件档案,确保农村土地 承包档案准确、齐全、完整,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经常化 的承包地地籍信息。
(三) 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依据 完善后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登记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登记。依法对 承包地被征用、占用面积发生变化的,因分户、人口 变动导致经营权分割、合并,经营权转让、互换,以 及承包地灭失或全户消亡等情形实施变更登记。
二、确权登记档案数据整合
加强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资料管理,建立土地承包 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健全 登记薄册、颁发权属证书、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 保护,这一系列的整合,为开展土地流转、调处土地 纠纷、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等提 供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应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 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保证档案资料完整有效,方便 群众查询,有利服务管理。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范围包括以家庭承 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和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 家庭承包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公平分配、人人 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 经济组织农户的一种承包方式。其他方式承包是指集 体经济组织按照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招 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将"四荒"地、养殖水 面等承
浅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的整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