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重点



《税务筹划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筹划重点(2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异同点1.联系 课本p5 2.区别 (1)目的不同财务会计:为企业和相关利益集团提供财务信息。税务会计:向税务部门提供相关的纳税信息。(2)对象不同财务会计: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业务或事项。税务会计:与计税有关的经济业务。 (3)核算基础和处理依据不同财务会计: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税务会计:会计原则税收法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4)确认损益的程序不同财务会计:会计利润收入费用税务会计:应纳税所得收入可扣除的项目会计利润/-税法调整项目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基本前提比较1.纳税主体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中的会计主体有密切联系,但不一定等同。会计主体是财务会计为止服务的特
2、定单位和组织,会计处理的数据和提供的财会信息被严格限制在一个特点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之内。纳税主体必须是能够独立承担纳税义务的纳税人。一般情况下,会计主体应该是纳税主体。但在特殊情况下,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纳税主体,纳税主体也不一定是会计主体。2.会计期间纳税会计期间与财务会计期间是完全一致的,即从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止。3.货币计量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按货币计量,但财务会计的货币计量包含了币值稳定假设,税务会计则应考虑时间价值。这一前提成为税收立法税收征管的基点,深刻揭示了纳税人税务筹划的目标之一纳税最迟,也说明了所得税会计中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纳税调整的必要性。4.持续经营在税
3、务会计中,持续经验意味着企业个体将继续存在足够长的时间来实现现在的承诺,意味着,在缺乏相反证据时,人们总是假定该企业在足够长时间内为转回暂时性的纳税利益而经营并获得收益。财务会计中,持续经营意味着会计主经营活动建立在该主体将按照目前状况和目标持续不断经营下去的基础上,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资产正常被耗用,主题债务能偿还或履行。5.年度会计核算年度会计核算是税务会计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税制是建立在年度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业务基础上。课税只针对某一特定纳税期间发生的全部事项的净结果,而不考虑当期事项在其发生年度内考虑。税务会计中没有此前提。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会计计量属性比较
4、税务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公允价值财务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共同之处 (一)两者均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 (二)两者均以重置成本作为补充计量属性 (三)两者均适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同之处1.可变现净值和现值财务会计独具的计量属性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预计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税务会计一般情况下不确认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只涉及到初始计量,一经确认不再改变。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净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因为现值计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
5、的可靠性,税务会计要求计税基础的确定性,即非常看重可靠性,这也是税务会计不采用现值计量的主要原因。2.现行市价税务会计独具的计量属性税务会计中的“现行市价”与财务会计中“市价(现行市价)”的含义明显不同。税务会计的“现行市价”可以被理解为用“现行市价法”确定的当期计税基础;而财务会计中的“市价(现行市价)”(亦称脱手价值)是指在正常清算情况下,销售各该项资产时可望获得的现金数额或其他等值。一、税务会计的概念税务会计是以国家现行的税收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核算和监督纳税人的纳税事务,达到既依法纳税,又税负合理的一个会计学分支。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1.联系2.区别 (1)目的不同财
6、务会计:为企业和相关利益集团提供财务信息。税务会计:向税务部门提供相关的纳税信息。(2)对象不同财务会计:货币计量的全部经济业务或事项。税务会计:与计税有关的经济业务。 (3)核算基础和处理依据不同财务会计:会计准则,权责发生制税务会计:会计原则税收法规,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相结合(4)确认损益的程序不同财务会计:会计利润收入费用税务会计:应纳税所得收入可扣除的项目会计利润/-税法调整项目三、税务会计的对象税务会计的对象是税务会计的客体,即计税等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资金运动1、计税基础:流转额、成本费用、利润与收益、财产额、行为计税额2、税款计算与核算3、税款缴纳、退补与减免4、税收滞纳金与
7、罚款、罚金四、税务会计的目标依法纳税、履行纳税人义务。正确进行税务会计处理,协调与财务会计。合理选择纳税方案,科学进行税务筹划。五、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纳税主体、持续经营、货币时间价值、纳税会计期间、年度会计核算六,税务会计原则税法导向原则。财务会计核算原则。合理性原则。筹划性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税款支付能力原则。确定性原则。应计制与实现制原则。相关性原则7、 税务会计要素计税依据、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应纳税额8、 税务会计计量属性9、 税收的产生 税收的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物质基础,私有制的存在社会前提,社会公共需求; 经济条件,独立经济利益主体;政治条件,
8、即国家的产生十、税收的特点1、强制性。国家征税是凭借政治权力,而不是凭借财产所有权。2、无偿性。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它使税收区别于国债等财政收入形式。3、固定性。也称确定性,可以理解为规范性。税收固定性的含义包括三个层次,即课税对象上的非惩罚性,课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课征比例上的限度性。十一、纳税义务人负税人 、扣缴义务人 、代扣代缴义务、代收代缴义务人、代征代缴义务人12、 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即纳税客体。它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所指向的物或行为,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13、 我国现行的税率形式主要有:(1)比例税率(2)累进税率14、 累进税率按其累进依据和累进方式不同有以
9、下三种形式: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15、 税率形式 适用的税种比例税率(单一、差别、幅度)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部分资源税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定额税率 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等超率累进税率 土地增值税16、 增值税的含义增值税是以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生产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17、 增值税的特点:对增值额征收,采取间接法计算、逐环节征收,逐环节扣税、同产品同税负、价外税我国增值税特点:消费型增值税、以票扣税为主、划分两类纳税人、对劳务划分应税和非应税18、纳税人生产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或以
10、其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一般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小规模纳税人 批发零售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 个人 非企业性单位 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 一般纳税人 批发零售企业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19、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一般情况 应税货物:销售或进口货;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特殊情况 特殊项目;特殊行为:视同销售、混合、兼营20、 视同销售行为(8条重点)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代销中的委托方销售代销货物代销中的受托方总分机构(不在同一县市)之间移送货物用于4-8的记忆(与“不予抵扣”区分)经过加工的货物视同销售销项税额 未经
11、加工的货物 用于企业外部 未经加工的货物 用于企业内部不予抵扣进项税额转出21、 混合销售和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混合销售兼营非应税劳务含义增值税应税货物增值税应税货物非应税劳务非应税劳务特征强调同一项销售行为涉及强调同一纳税人在经营活 两类经营项目,动中涉及两类经营项目 有从属关系。无从属关系。 税务处理依据经营主业只交一个税分别核算,分别计税;若不能分别核算,只交一个税增值税22、 税收优惠起征点;销售货物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2000元5000元;销售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1500元3000元;按次纳税的起征点为每次(日)销售额150200元 23下列情形不得开具专用发票:1.向消费者销售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