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的辉煌课时作业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的辉煌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的辉煌课时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 / 41课时作业 3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的辉煌一、选择题1. (2016 东北三校一模)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A.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B.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C.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D.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解析:“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属于墨家的节用思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孔子 的言论。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仁爱,故选C 项。“有为”属于儒家思想主张,“无为”属于道家思想主张, 故 A 项错误;“王道”属于儒家思想主张,“霸道
2、”属于法家思想主张,故 B 项错误;“非攻”属于墨家思想主张,战功属于法家思想主张,故D 项错误。答案:C2.(2016河南洛阳二模)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 余次,而唐代则达到 130 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A. 宣扬“天人感应”的理论B.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C. 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解析:君主自谴旨在笼络百姓,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选 D 项。君主自谴反映了 “天人 感应”理论,但并非宣扬该理论,故A 项错误;B 项与材料信息主旨无关,排除;君主自谴与对臣民的
3、社会教化无关,故C 项错误。答案:D3. (2016 山西太原二模,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还是权衡利弊的场所。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学校应“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这表明黄宗羲()A. 主张建立权力制衡机制B. 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认为,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议政机构,有权批评政 治的得失。这表明黄宗羲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故选 B 项。学校监督政府不等于“权力制衡”,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近代民权意识,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故 D
4、项错误。答案:B4.皖南胡氏祠堂后厅悬挂着一个斗大的“孝”字,相传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 “孝”之本义,据礼记祭义释,“居处不庄(平常言行不恭敬),非孝也;莅官不敬,非 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据此判断“孝”的内涵是(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战死犹留千古名,大夫赤心为宗社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A.B.C.D .解析:材料中引文对“孝”的解释体现了对父母的“恭敬”和对君主的“忠诚”。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 体现了对父母的恭敬,故 D 项符合题意。体现了 “忠恕”思想,2 / 41反映了对君子和小人的认识,均与题意无关。答案:D5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
5、1227 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A. 发展文化,繁荣学术B. 统一思想,加强统治C. 奖励学术,端正官风D. 怀念先贤,光大儒学解析: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从材料信息看,南宋理宗嘉奖朱熹主要是利用朱熹的主张来统一思想,加强统治,故B 项正确。A、C、D 三项都不是主要目的。答案:B6.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A.抗清斗争高涨 B .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西方思想的影响解析
6、: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民主启蒙思潮潜滋暗长,故选C 项。答案:C7.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 倡“天人感应”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 政者应该( )A. 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 顺应天意,无为而治C. 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儒家认为,为政者应该敬天,实行德治和仁政,当好百姓的楷 模,注重德性,也就是说应该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故A 项正确。“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统一信仰
7、”“遏制人欲”等,故C、D 两项错误。答案:A& 1313 年,元仁宗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A. 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B. 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C. 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D. 选拔真正的人才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元仁宗对科举考试在范围、内容、字数方面都有严格的限制,其 目的是加强对学子的思想控制,故A 项正确。答案:A9.(2016 湖北武汉四调)中医用药讲究“君臣佐使”,“君药”分量最多且起主要疗效,“臣药”次之,“佐药”又次之,“使药”再次之。唐代某太医令为皇帝病状之需,配药时没有拘泥这一原则,
8、擅自加了三味药,被判绞刑。据此可以推知()A. 理学观念主导古代司法B. 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C. 中医临床遵循辨证施治D. 传统科技遵循自然和谐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君臣佐使”是古代中国配制中药的基本原则,但唐朝某太医由于没有拘泥于“君臣佐使”原则配药,被判绞刑,这说明专制体制影响医学发展。选B项。理学出现在宋代,故 A 项错误;C 项与题干材料表达的主要意图不符;D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B3 / 4110. (2016 山东济南 3 月)中国在唐代就有关于犹太人的记录。在清代犹太人的教堂里,可以看到下面这样的对联:“自女娲嬗化以来西竺钟灵求生天生地生人之本,由阿罗开宗而后中华衍教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