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渔业资源利用保护



《第五节 渔业资源利用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节 渔业资源利用保护(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五节第五节 渔业资源利用保护渔业资源利用保护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一一. 我国渔业资源概述我国渔业资源概述 渔业资源(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ces)是指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是指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鱼、虾、蟹、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渔业生产虾、蟹、贝、藻和海兽类等经济动植物的总体。渔业生产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按水域分内陆水域渔的自然源泉和基础。又称水产资源。按水域分内陆水域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其中鱼类资源占主要地位,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其中鱼类资源占主要
2、地位,约有约有2万多种,估计可捕量万多种,估计可捕量0.71.15亿吨。海洋渔业资源亿吨。海洋渔业资源(不包括(不包括南极磷虾南极磷虾)蕴藏量估计达)蕴藏量估计达1020亿吨。亿吨。 渔业资源亦称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具有经济、社渔业资源亦称水产资源,是指水域中蕴藏的具有经济、社会、美学价值,现在或将来可以通过渔业得以利用的生物会、美学价值,现在或将来可以通过渔业得以利用的生物资源。它不仅包括水域中蕴藏的各种鱼类和水生经济动植资源。它不仅包括水域中蕴藏的各种鱼类和水生经济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包括所有与渔业生产和环境有关的水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包括所有与渔业生产和环境有关的水生野生动物、水生
3、饵料生物等的种类和数量。生野生动物、水生饵料生物等的种类和数量。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分布于我国的土著淡水鱼类我国地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自然分布于我国的土著淡水鱼类有有804种,绝大部分是温水性鱼类,其中大约种,绝大部分是温水性鱼类,其中大约1/2的种类可供食用,的种类可供食用,常见的经济鱼类有常见的经济鱼类有50多种,可作为养殖对象的有多种,可作为养殖对象的有20余种;河口海余种;河口海(咸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和入河口的海洋鱼类共有淡水洄游性鱼类和入河口的海洋鱼类共有238种,分别隶属种,分别隶属22目目73科科144属,大半是有食用价值的名贵经济鱼类;此外,还有属,大半是有食用价
4、值的名贵经济鱼类;此外,还有大量河口半咸水鱼类。淡水水生野生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大量河口半咸水鱼类。淡水水生野生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等,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水生野生行类、哺乳类等,被列为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动物63种,亟需保护的种类现已达种,亟需保护的种类现已达100多种。我国内陆水域浮游多种。我国内陆水域浮游生物总计生物总计110属属201种;底栖生物约有种;底栖生物约有600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有种;水生维管束植物有186种,隶属于种,隶属于40科科76属。除了大型水生动植物种类以外,还有属。除了大型水生动植物种类以外,还有可以作为饲料或饲料
5、添加剂和可以作为鱼用疫苗或生物防治可以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和可以作为鱼用疫苗或生物防治(载载体体)的微生物,如芽胞杆菌、双岐杆菌、乳酸菌、类链球菌、酵的微生物,如芽胞杆菌、双岐杆菌、乳酸菌、类链球菌、酵母菌等,还有大量水生细菌作为异养生物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母菌等,还有大量水生细菌作为异养生物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作用。 我国淡水渔业资源蕴藏量和鱼类种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国淡水渔业资源蕴藏量和鱼类种质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数量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数量也很可观,是发展我国淡水渔业最优越的物质基础。也很可观,是发展我国淡水渔
6、业最优越的物质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渔业生产国。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产量迅速增长,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发展,但量迅速增长,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毋庸置疑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矛盾与困难,这其中最为突出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矛盾与困难,这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断衰竭的渔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之的矛盾就是不断衰竭的渔业资源与日益增长的捕捞强度之间的矛盾。即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渔间的矛盾。即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水产品不安全等方面。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水产品
7、不安全等方面。1)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近年海洋捕捞业的主要增长点为低值鱼类,)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近年海洋捕捞业的主要增长点为低值鱼类,而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鱼讯,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出海作业天数和收入。而主要经济鱼类不能形成鱼讯,严重影响了渔民的出海作业天数和收入。我国海域已记录的水生生物有我国海域已记录的水生生物有20278种,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共有的生物种,不仅有很多世界海洋共有的生物物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的物种。但由于开发利用过度,栖息环境破坏,物种,而且还有许多特有的物种。但由于开发利用过度,栖息环境破坏,乱捕滥采,以及外来种的引进等原因,我国现有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乱捕滥采,
8、以及外来种的引进等原因,我国现有海洋珍稀物种的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正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严重威胁,同时另一些原来数量较正在不断减少,正面临着消失和灭绝的严重威胁,同时另一些原来数量较多且分布广泛的物种,也逐渐变成了新的珍稀物种。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多且分布广泛的物种,也逐渐变成了新的珍稀物种。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开发使得渔业资源的增殖与恢复能力下降,重要渔区的渔获物种类日趋单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的方向演变,一,渔获物逐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的方向演变, 多数传统优多数传统优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鱼汛。
9、质鱼种资源大幅度下降,难以形成鱼汛。60年代以前,我国传统优质渔业年代以前,我国传统优质渔业资源,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鲅鱼、真鲷、银鲳、鲽、对虾、乌贼等,资源,如带鱼、大黄鱼、小黄鱼、鲅鱼、真鲷、银鲳、鲽、对虾、乌贼等,由于大量集群洄游而形成较大渔汛。目前,由于资源数量急剧减少且鱼群由于大量集群洄游而形成较大渔汛。目前,由于资源数量急剧减少且鱼群分散而形不成渔汛,黄海、渤海的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鲽鱼都分散而形不成渔汛,黄海、渤海的鳕鱼、小黄鱼、大黄鱼、鲅鱼、鲽鱼都已形不成渔汛,真鲷和带鱼在渤海已基本消失;东海除带鱼外,大黄鱼、已形不成渔汛,真鲷和带鱼在渤海已基本消失;东海除带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