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

上传者:磨心 2022-06-28 12:18:29上传 PPTX文件 129.64KB
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_第1页 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_第2页 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_第3页

《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宿香山寺宿香山寺(明明)王世贞王世贞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白云深锁上才幽,蹑屐无劳问惠休。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谈经石听蟾蜍转,卓锡天回象罔天回象罔愁。愁。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坐久忽警心地净,向来西竺在南州。在南州。注释:注释:惠休:南朝僧人,后还俗入仕,诗人王世贞不愿步其后尘。卓锡:卓: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象罔:庄子寓言中的人物,含无心、无形迹之意。西竺:天竺,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佛教发源地。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宿香山寺这首律诗中的宿香山寺这

2、首律诗中的 联和联和 联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也具有这样的特点。(3分)分)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3分)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对仗对仗 颔(或第二)颔(或第二) 颈(或第三)颈(或第三)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词

3、性一致,平仄相对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4分)分)A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第一句写香山寺所处环境的幽静僻深,“白白云深锁云深锁”中中“锁锁”字用得形象贴切。字用得形象贴切。B第二句中第二句中“无劳无劳”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一词鲜明地表达出诗人对惠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休这类人的态度和自己的心境。C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第五、六句,运用了生动写

4、实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诗人在听僧人谈经时的内心感受。D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第七、八句,写出诗人夜宿香山寺的最大收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获,也是诗人写此诗的目的所在。E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通读全诗,诗人对香山寺本身的描摹处处可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见,他淡泊隐逸的心境跃然纸上。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10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王世贞宿香山寺中的“竹里布金千月竹里布金千月至,松间鸣玉片泉流至,松间鸣玉片泉流”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两句诗与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诗两句诗都是描写都

5、是描写景物景物的佳句。请任选的佳句。请任选两个角度两个角度赏析赏析他们在他们在表现手法上表现手法上的的相同点相同点。(不少于。(不少于150字)字)(12分)分)附: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竹林里布满了月辉,如同千月汇至,松林间流淌着泉水,犹鸣玉声声悦耳。诗人在这里展示了两幅夜景图:一幅是具有明亮色感的月夜图,一幅是具有盈盈声感的松泉图,两幅图声色交并,互为映衬,又织成同一幅画卷,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诗人借景抒情的佳联,正是眼前耳畔如此佳美的景致,才引发了诗人的诗思,唤起了

6、诗人的佛心,产生了后半篇诗章中的“心地净”。值得注意的是,松林间潺潺流动的片泉,无形中衬托了香山寺之幽,与首句“上才幽”挂上了钩,足见诗人之匠心。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雨水洗涤后的松,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山石显得格外晶莹、剔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透新亮;就连月光也像被洗过一样,极其明亮皎洁;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山雨汇成的股股清泉顿时流淌于拾级而上的石板上,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又顺着山涧蜿蜒而下,发出

7、淙淙的清脆悦耳的欢唱,好似宛转的好似宛转的“小夜曲小夜曲”奏鸣。奏鸣。“照照”与与“流流”,一,一上一下,一静一动,上一下,一静一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仿佛让,仿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在跳动。此时此刻诗人也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诗境。此种禅意非隐居者莫属。苏轼苏轼把此联誉为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之秀句。的典范之

8、秀句。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评分细则评分细则】分三项给分(分三项给分(2+6+4=122+6+4=12)1 1任选两种手法,明确表达(任选两种手法,明确表达(2 2分)分)参考角度:参考角度:(1 1)视(听)觉角度)视(听)觉角度 (2 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3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4 4)借助意象(明月、松、泉流),营造意境)借助意象(明月、松、泉流),营造意境 (5 5)对偶(或对仗)对偶(或对仗)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 2. 2. 赏析具体、准确(赏析具体、准确(6 6分)分) 每种手法赏析各每种手法赏析各3 3分:具体结合分:具体结合诗

9、歌内容诗歌内容, 赏析其效果赏析其效果 某一手法在某一手法在宿香山寺宿香山寺两句诗歌如何运用的两句诗歌如何运用的 1 1分分 某一手法在某一手法在山居秋暝山居秋暝两句诗歌如何运用的两句诗歌如何运用的 1 1分分 手法效果手法效果 1 1分分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或: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如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如宿香山寺宿香山寺:幽:幽 静、清幽、宁静、安宁、纯净、清净、向往佛心等;静、清幽、宁静、安宁、纯净、清净、向往佛心等;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以物芳明志洁,高洁的心志,恬静淡:以物芳明志洁,高洁的心志,恬静淡 泊的情感,隐居

10、山林怡然自得等)泊的情感,隐居山林怡然自得等)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3.3.语言表达(语言表达(4 4分)分)4 4分分 表达流畅,有条理,表现出良好的语言表达流畅,有条理,表现出良好的语言 修养(如:简洁、有文采等)修养(如:简洁、有文采等)3 3分分 表达流畅,有条理表达流畅,有条理2 2分分 语言通顺,有一两处语病语言通顺,有一两处语病1 1分分 语言基本通顺,有两处以上语病语言基本通顺,有两处以上语病0 0分分 语病较多,严重影响阅读和理解语病较多,严重影响阅读和理解每少每少1515字,减字,减1 1分。分。3 3个错别字扣个错别字扣1 1分。分。若手法及赏析的总分(满分为若手法

11、及赏析的总分(满分为8 8分)学生得分为分)学生得分为4 4分及以下,则语言表达分不超过分及以下,则语言表达分不超过2 2分。分。诗歌知识复习及鉴赏训练有答案【示例示例1 1】 两诗均运用到了两诗均运用到了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王世贞诗译为王世贞诗译为“月光照在竹林中如布满黄金一样,月光照在竹林中如布满黄金一样,松间能够听到泉流的声音松间能够听到泉流的声音”。王维诗译为。王维诗译为“明月照在明月照在松间,清泉于石上流动松间,清泉于石上流动”。两诗中。两诗中“月光月光”为静景,为静景,“流水流水”为动景,均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为动景,均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4867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