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汇总

上传者:jiz****88 2022-06-10 04:31:14上传 DOC文件 152.50KB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汇总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汇总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汇总(3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及一、课程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 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 际生活中捕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身的选择 来组织活动。二、课程基本理念:1 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2 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3 3、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 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

2、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1 1、情感与态度:(1 1 )教育同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 2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3 3 )自信、老实、求上进。2 2、行为与习惯:(1 1 )初步培养同学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2 2 )教育同学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3 3 )维护环境,顾惜资源。3 3、知识与技能:(1 1 )使同学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2 2 )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4 4、过程与方法:引导同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四、教学措施:1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掌握儿童

3、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 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协助儿童展开活动。2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 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 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3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 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空虚, 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 得到初步的培养。4 4、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 科学技术,新的效果、 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时提 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

4、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五、教学活动形式: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六、课时安排: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7 7 课时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1010 课时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员”1010 课时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4 4 课时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活动目标】1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活动准备】1 1、我的家乡录象及相

5、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3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活动过程】一、看一看,说一说。1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1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3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 4、猜一猜,请同

6、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三、画一画,评一评。1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 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2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3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4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5 5、出示第 7 7 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 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6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四、说一说,唱一唱。1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2 2、你还知道家

7、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4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5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 道获得的资料。第二课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教学目标:1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物产。2 2、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3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教学难点:知道一些物产的来历和特点。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一些家乡物产资料、录音机、磁带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有两位小朋友,一名叫小红,一名叫小丽,

8、想带小朋友去他们的 家乡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去吗?生:回答(略)。师:小红、小丽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生:边看边观察。师:提问:你觉得小红、小丽家乡的物产丰富吗?你喜欢他们的家乡吗?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吗?物产多吗?生:回答问题。师:今天,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的家乡有些什么物产?(板书课题)生:读课题。、活动过程1 1、介绍家乡物产。师: 小朋友你们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物产有哪些?你们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告诉大家。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物产)师:你们了解这些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吗?生:说一说:(物产的来历及特点)师:老师让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家乡物产带

9、来,大家带来了吗?生:回答:师;那么,我们今天开个家乡物产展览会好吗?各小组赶快准备一下。 (教师 放录音)生:各小组准备自己的展览台。2 2、展示自己家乡物产师:你们找到些什么?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吧。 你们可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夸 夸家乡的物产?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唱、跳、弹等)夸一夸家乡的物产师:同学们评一评哪组搜集的家乡物产多,哪组表演精彩生:小组互评师:小结活动三、总结全文师: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些什么感受?生:谈自己的感受。师:老师感觉到小朋友个个都很棒,搜集和了解到这么多家乡的物产。 老师相 信你们长大后一定会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第三课我家门前新事多主题目标:1 1、对

10、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2 2、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3 3、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设计理念: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技 能与知识融合起来,尽量避免直接讲授知识或罗列事实与答案。 活动设计要具有趣 味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儿童的直接体验、亲身感受,让儿童能以讨论、观察、调查、 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学流程:(一)采风活动1 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 先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小明家乡的变化)2 2、引发采风兴趣:师:同学们

11、,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师:好,我们来组织一次“生活新风貌”采风活动,大家可以用各种办法去收 集我们生活中的新鲜事,摄影、录象、画画都可以,最好能从环境变化、交通变化、 生活状态等多方面去调查,希望大家踊跃参加!3 3、活动计划: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讨论采风的时间、地点,以什么方式收集材 料,从哪些方面着手。各小组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完善活动计划。4、聘请校外辅导员(社区负责人、摄影师、画家等)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本次采风活动。(二) 整理活动1、 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2、 交流讨论师:听了大家的介绍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1296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