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种自由》阅读答案


《《第六种自由》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种自由》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第六种自由熊培云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刊,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 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 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 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不止有新闻、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预言、传 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索尔 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 得多。它
2、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 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在此,姑且将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我们的客厅不过是电视台倾倒垃圾的地方。在过去,性病广告只是贴在厕所、电线杆等“公 器”上,而现在贴到了居民日日拂拭的家具上。现实是,有用的信息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而无用的信息管道却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 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内心对信息的隐秘的渴望,以及信息垃圾的无孔不入,使人们 在信息时代几乎无路可逃。对网络的沉迷无疑已经耗费了我们的大部分光阴,每一位“信息 成瘾者”更像是信息时代的逃犯,享受信息斋
3、戒的日子只是逃亡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便 会听从内心的召唤,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引渡回来。其实,这不过是梭罗笔下的另一种“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正是为了逃离这种绝望,早在 1845年,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青葱密林。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 开始搭盖他的湖边木屋。对于梭罗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有关生活的实验,或者说,一次有关 生活的反叛。不是逃离生活,而是走向生活。梭罗曾经这样嘲讽那个时代的新闻成瘾者:吃了午饭,还只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一醒来 就抬起了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而睡了一夜之后,新闻之不 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
4、的任何人的新闻。 于是他一边喝咖啡,吃面包卷,一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 的眼睛被挖掉了; 一点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的眼睛 里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梭罗甚至说,世界有没有邮局都无所谓。当然,这种夸张的说法并不代表梭罗具有反文明 倾向一一他随之而来的解释却是值得回味的。“我想,只有很少的重要消息是需要邮递的。 我的一生之中,确切地说,至多只收到过一两封信是值得花费那邮资的。”而且,“我从来 没有从报纸上读到什么值得纪念的新闻。如果我们读到某某人被抢了,或被谋杀或者死于非 命了,或者一幢房子烧了,或一只船沉了,或一只轮船炸了,或一条母牛在西部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