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期中)试题



《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11月月考(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高一)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
2、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
3、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
4、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选自郑徳忱中华竹)1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5、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
6、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C古代战争用到的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
7、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共9分)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
8、右皆泣,莫能仰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注:檥(y倚):整船靠岸。面之:跟项王面对面
9、。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节选自语文读本)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王军壁垓下壁:筑壁垒 B持短兵接战兵:兵器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被: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购:购买5.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是()(3分)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A B C D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
10、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7.翻译(10分)(1) 骏马名骓,常骑之。(2分) _(2)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4分) (3)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4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8-9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8)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
11、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4分)答: _(9)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4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满载一船星辉,_。(再别康桥)(4),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