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大桥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悬灌连续钢构围堰文字

《夹江大桥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悬灌连续钢构围堰文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江大桥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悬灌连续钢构围堰文字(4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3.5 夹江大桥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一)编制依据1、四川夹江县世通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夹江县夹江大桥工程招标文件及补遗书。2、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夹江县夹江大桥工程设计文件。3、国家交通部现行施工规范、验收及设计技术标准。4、本工程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交通、水文及材料料源情况。5、我局对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局拥有的资源、技术及施工能力。(二)编制原则1、满足招标文件提出的工期、质量要求,确保安全施工。2、实施机械化作业,应用成熟的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施工进度和保证质量。3、应用网络技术,抓住关键线路,突出水中
2、作业重点,实施多项目平行作业,单项目流水施工。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少占耕地,保护施工现场环境,文明施工。(三)编制范围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施组的编制范围:夹江大桥下部结构及上部连续刚构、桥面系和引桥、引道及中小型桥涵等附属工程。起讫里程:K0+000K2+626.491。二、工程概况及特点夹江大桥全长4.9Km,位于四川省夹江县境内,横跨青衣江,两岸连接嫣城镇和界牌镇。本标段为A标段,起讫里程为K0+000K2+626.491。包括青衣江大桥(K1+856.051K2+626.491)和嫣城镇境内引道(K0+000K1+856.051)两大部分。其中包含龙头河中桥(K1+387.50K1+4
3、72.50),三个小桥(分别位于K0+168.01、 K0+701.15、K1+536.714),及盖板涵四个、圆管涵五个。青衣江大桥全长770.44米,主桥为45米+75米+45米三跨连续刚构,引桥为12跨25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结构。桥梁基础均采用1.2m、1.5m、1.8m钻孔桩基础。主桥下部结构为双薄壁桩基承台,上部结构为单箱单室预应力变高度箱梁结构。引桥及中、小桥下部结构为双柱式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空心板简支梁结构。其中12#、13#、14#、15#水中墩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桥梁引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为:24cm水泥砼面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石基层+20cm
4、级配砂砾石底基层。(一)地形地貌本工程位于夹江县镜内,地处峨眉山东北麓,为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峨眉山中山区的过渡带。青衣江由西北向东南流径夹江县,河谷宽阔,地势平坦,两岸为冲刷阶地、卵石漫滩。青衣江为典型的暴雨径流河流,降水强度大,集流时间短,暴涨暴落,流速大,冲刷力强,河流在此横向变迁较为严重。桥梁位于老青衣江大桥下游1200米处,跨越青衣江主河道,河谷宽500米,深58米,桥位于夹峨平原属河谷坪坝地带,经冲刷切割形成河谷,两岸建有防洪堤坝,河床呈“U”型,河谷标高400.90405.90m,夹江岸防洪堤坝标高412.20m,峨眉岸防洪堤坝标高412.451m,两岸级阶地标高,夹江岸405.1
5、0406.60m,峨眉岸407.80408.20m。(二)当地水文、地质及气象情况1、水文青衣江发源于邛崃山东麓巴朗山南部,干流全长280Km,流域面积13300Km2。本流域位于暴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特多雨区在2000mm以上,暴雨多发生在7、8、9三月。夹江大桥位于青衣江下游,距河口约3.4Km,大桥河段长3Km。河段左右岸筑有防洪堤,可防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当桥位遭遇P=1%洪水时,利用右岸金银河分洪,分洪量占主河道的10%。青衣江多年平均流速1.2米/秒,多年平均流量530m3/秒,多年平均含砂量0.585千克/m3,年径流模数46.11升/秒平方公里。水情13月份
6、处于干枯水平稳期,45月份中旬有小峰出现,5月下旬进入汛期,水位处于起伏涨水阶段。6月份出现连续洪峰,7月下旬转入退落阶段。8月上旬又重复上涨,以后逐渐退落。在此期间出现全年最大洪峰,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复又小峰出现,10月下旬以后水位在有小峰出现的过程中退落。施工场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砂卵石层中,属孔隙型潜水含水层,受大气降水及河水渗入补给,含水率强,其渗透系数5060m/D。地表水、地下水对砼均无腐蚀性。2、地质桥址区地质构造简单,无断裂构造通过,新构造运动轻微,属稳定场地,适宜建桥。桥位区岩土主要为卵石质土及卵石夹土,属中硬土。场地无液化土存在,对抗震有利。场区地质构造上位于峨眉思蒙新生代
7、槽地。槽地是由中生代红层组成的宽阔向斜槽谷,在新生界因地壳下沉而沉积了厚度100300米的第三系及第四系更新统冰水堆积物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物。桥位区无断裂通过。桥位新构造运动轻微,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不平衡相对升降,经历了几次沉积间断并形成内叠型阶地。并发育多级夷平面及、级阶地。场地地震基本裂度为度。桥址处工程地质特征经钻探查明,其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松散的砂粘土、卵石土,局部发育有圆砾土细砂等组成。全区分布均匀。3、气象桥址区域属中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夏热期长,冬寒期短,潮湿多雨等特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7.1,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6.7,极端最低气温4.2,
8、月平均气温20以上的夏热期为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平均月气温为26,极端最高气温36.6。气温年较差19.119.5;气温日较差6.17.1。霜期一般在12月中旬至次年元月,最长霜日为114天。年平均风速为1.21.7m/s,最大风速16m/s,春季偏大,秋冬稍小,最大风速天数年平均为2.5天,基本风压500KPa。年内最多风向为北北西风,冬春季寒潮大风较少,夏季雷雨大风较多。年平均降雨量1357mm,主要集中于510月,这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680%,年平均相对湿度83。(三)主要技术指标夹江大桥A标段,设计技术标准如下:1、设计荷载: 汽车超20级,挂车120,人群3.5KN/m2。
9、2、桥面净宽: 27.5米(行车道)20.5米(防撞栏杆)24.25米(非机动车道兼人行道防撞栏杆)20.25米(人行道栏杆),全宽25.0米。3、设计洪水频率: 青衣江大桥:1/300;龙头河桥按夹江县防洪部门提供区域泄洪流量计算;一级公路:1/1004、通航等级: 级;5、地震烈度: 7度;6、引道: 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时速60kmh,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四)主要工程数量1、双壁钢围堰: 封底及填充砼 8605m3 钢 料 559t2、钻孔灌注桩:2.5m钻孔桩 569m 1.5m钻孔桩 1057.2m 钢筋笼钢筋 255t 钢 料 309t3、明挖基础及钻孔桩基础承台:C
10、20 砼 1464m3 C25 砼 8792m3 钢 筋 460t4、墩台身帽:C25 砼 10312m3 C30 砼 1061m3 钢 筋 518t5、连续刚构:C50 砼 17349m3 钢 筋 2366t 钢绞线(75) 486t 粗钢筋(L32) 307t 钢 料 43t 锚 具 17868套6、台后路基及防护工程:路 基 挖 方 13763m3 路 基 填 方 10780m3 浆 砌 片 石 920m3(五)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1、工程特点(1)本工程桥址处河段属于暴雨径流河流,降水强度大,集流时间短,暴涨暴落,流速大,冲刷力强,基础施工受季节性影响较大。(2)泸州长江大桥位于重庆至
11、宜宾段水运交通干线,过往船只较多,对水中墩施工干扰大。(3)河道两岸地势较高,进入工地地面高差较大,场地狭窄,特别是北引桥段,施工便道的修建及临时场地的布置较为困难。(4)施工区域内缺乏地材供应,工程所用中粗砂等地材需长途运输。2、重点及难点位于主河道中的深水墩及两侧河漫滩上的墩位,需于明年汛期前完成,为连续刚构的施工提供保证,才能确保整个工期的按时竣工。因此,必须投入大量的水上及钻孔机械设备、模板等。故此乃本工程重点,而12#、13#、14#、15#墩施工则是重点中的关键。另外,墩及连续刚构的施工为本工程的难点,施工中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以确保工程质量及进度。三、施工总体部署(一)现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