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

上传者:5****1 2022-07-05 08:51:25上传 PPT文件 6.79MB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_第1页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_第2页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_第3页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2015标准)(5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广泛的生理作用广泛的生理作用一、一、 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概况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概况 可的松可的松(cortisone)基因调控基因调控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hormones)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氢化可的松(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可的松(可的松(cortisone)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s) 醛固酮(醛固酮(aldosterone) 去氧皮质酮(去氧皮质酮(desoxycortone,desoxycorticosterone) 性激素(去氢异雄

2、酮、雌二醇)性激素(去氢异雄酮、雌二醇) A C T H调调节节皮质醇(甾核)皮质醇(甾核) Systemic glucocorticoid hormone drugs, GCsICS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皮肤科外用皮肤科外用眼科局部用药眼科局部用药localuseofglucocorticoidhormonedrugs GCs 的生理作用(的生理作用(1) 糖代谢:糖代谢: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异生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异生 血糖血糖 、糖耐量、糖耐量 、肝糖原、肝糖原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 血

3、浆氨基酸浓度血浆氨基酸浓度 、尿氮、尿氮 负氮平衡负氮平衡 脂肪代谢:脂肪代谢:两面作用两面作用 脂肪分解和脂肪组织特殊分布脂肪分解和脂肪组织特殊分布 水和电介质代谢:水和电介质代谢:弱的盐皮质激素作用,弱的盐皮质激素作用,保钠排钾保钠排钾高血压、水肿高血压、水肿 排钙增加、钙吸收减少排钙增加、钙吸收减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 核酸代谢:核酸代谢:诱导特殊诱导特殊mRNA合成(一种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的蛋白质)合成(一种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的蛋白质) 抑制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摄取抑制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摄取 血液、造血系统:血液、造血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机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红细胞、血红

4、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等增高中性粒细胞等增高 ;抑制淋巴细胞;抑制淋巴细胞 DNA 合成合成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减少;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及减少;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及 嗜碱白细胞破坏嗜碱白细胞破坏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增加血管平滑肌对增加血管平滑肌对 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提高血管张力、提高血管张力、 维持血压应激反应维持血压应激反应 各种刺激各种刺激 ACTH 和和 GC 各种生理效应各种生理效应 GCs 的生理作用(的生理作用(2) 血液、造血系统:血液、造血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机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 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

5、、 中性粒细胞等增高中性粒细胞等增高 ;抑制淋巴细胞;抑制淋巴细胞 DNA 合成合成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减少;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及减少;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及 嗜碱白细胞破坏嗜碱白细胞破坏 循环系统:增加血管平滑肌对循环系统:增加血管平滑肌对 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 提高血管张力、提高血管张力、 维持血压应激反应维持血压应激反应 各种刺激各种刺激 ACTH 和和 GC 各种生理效应各种生理效应 GCs 的生理作用(的生理作用(2)二、二、 GCs的药理作用的药理作用 1.1.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感感染染或或非非感感染染因因素素激活激活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刺激刺激 PMN 炎炎 症症 介介 质质

6、 (急性)(急性)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通透性增强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细胞侵润炎细胞侵润单核巨噬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系统(慢性)(慢性)炎炎 症症 介介 质质 胶原物质增多胶原物质增多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增生 组胺、组胺、TXs、LTs、PGs、PAF、TNF-、IL-1、4、13 NCFLCFECF TNF-、IL-16IL-8、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阻断趋化阻断趋化因子、阻因子、阻断刺激断刺激降低黏附、降低黏附、稳定溶酶稳定溶酶体膜、阻体膜、阻断释放断释放阻断合成、阻断合成、抑制释放、抑制释放、降低活性降低活性抑制扩张、降低通抑制扩张、降低通透性、抑制成纤维透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和胶

7、原成分细胞和胶原成分基因组机制基因组机制 非基因组机制非基因组机制GCs 作用机制特点作用机制特点 基因组机制(经典途径)基因组机制(经典途径) 起效慢、作用消减慢起效慢、作用消减慢 小剂量即可有起效小剂量即可有起效 非基因组机制(非经典途径)非基因组机制(非经典途径) 效应产生迅速(效应产生迅速(15分钟)分钟) 需较大剂量需较大剂量 两种机制的统一两种机制的统一 紧急情况:大剂量紧急情况:大剂量 一般情况:中小剂量一般情况:中小剂量2. 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降低巨噬细胞对抗原或异物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活动,降低巨噬细胞对抗原或异物 的处理能力的处理能力 抑制抑制

8、 T 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其淋巴因子的释放淋巴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及其淋巴因子的释放 抑制各种介质,减轻免疫抑制各种介质,减轻免疫-变态反应所致的损伤变态反应所致的损伤 可抑制抗体的合成或促进抗体的溶解可抑制抗体的合成或促进抗体的溶解 可抑制补体生成,降低其粘附性,从而抑制抗体和补体介可抑制补体生成,降低其粘附性,从而抑制抗体和补体介 导的免疫反应导的免疫反应治疗量治疗量 抑制细胞免疫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大剂量 抑制体液免疫抑制体液免疫3. 抗毒素和抗休克作用抗毒素和抗休克作用 高浓度时有显著的抗毒素作用,可保护机体受细菌内毒高浓度时有显著的抗毒素作用,可保护机体受细菌内毒 素的攻击

9、,但它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无保护作用素的攻击,但它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无保护作用 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 致热原的敏感性致热原的敏感性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使微循环血流动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和加强心脏收缩,使微循环血流动 力学恢复正常,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力学恢复正常,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 (MDF)的形成;)的形成; 抗炎、抗毒、免疫抑制的综合效果抗炎、抗毒、免疫抑制的综合效果4. 对某些细胞的雕亡作用对某些细胞的雕亡作用5. 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脂质双分子层

10、脂质双分子层胆固醇胆固醇膜蛋白膜蛋白氧自由基氧自由基甲强龙甲强龙插入细胞膜以及插入细胞膜以及对抗自由基的保对抗自由基的保护作用护作用即刻作用是必须的即刻作用是必须的v血液与造血系统: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血液与造血系统: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机能。v中枢神经系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中枢神经系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v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提高提高 2 受体功能、抑制受体功能、抑制 M 受体功能。受体功能。v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消化系统:糖皮质激素能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大剂量应用可诱提高食欲,促进消化,但大剂量应用

11、可诱 发或加重溃疡病。发或加重溃疡病。6.其他作用其他作用(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一)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二)合理制订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三)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四)监测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五)注意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三、三、GCs 临床应用原则临床应用原则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1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和免疫抑制免疫抑制 应用糖皮质激素要应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79579.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