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传媒电视报道实务复习资料



《广告传媒电视报道实务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告传媒电视报道实务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电视报道实务复习资料(7月2日考)题型:填空(10*2 )、名词解释(4*4 )、简答(4*6)实务题(4*10)第一章电视报道选题策划1、选题策划的两个方面:a发现选题b如何报道选题2、选题策划的要求:新闻性、典型性、独家性、可操作性、符合电视媒体的特点3、报道选题的要求:a选择报道角度、b切小口说大事、c尽量融入人的因素、d尽可能故事化叙事4、故事化叙事的好处:a讲故事使叙事容易把握,有逻辑性;b故事化叙事会激发观众的收看兴趣第二章 电视谈话节目策划与制作1、【谈话节目】广义:指所有以面对面口头交流信息为主的电视节目,它涵盖了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的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访谈节目。狭义:是指在一个相
2、对限定的谈话现场,主持人和嘉宾、现场观 众进行的群言式的讨论2、电视谈话节目的分类:按照谈话题材划分:新闻时事类、社会话题类、娱乐话题类、专业话题类、生活情感类;按照谈话形式划分:辩论式、群言讨论式、个案叙述式;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有现场观众参与、无现场观众参与3、谈话节目的话题类型:观点讨论类、个案分析类4、观点讨论类话题应具备的特点:a应该是一个软性话题:与许多人相关、尽量避免过于激烈的情绪和过于偏 激的观点、避免使谈话变成相互攻击b应该是大家感兴趣、正在关心着的话题c应该是可以引发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观点的话题5、 选题策划会需要重点讨论的几个指标:(简答题)a确定话题的价值,话题能谈
3、到什么程度;b确定话题的角度,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谈话节目会选择不同的角度; c提升话题的价值和内涵,使其具有独特性并能引起大多数人讨论的兴趣; d争论性的话题应该评价争论是否具有实质性;e个案题材要评价它是否具有普遍性和积极意义;f确定谈话的基本走向,即怎么谈,遵循 大方向,小变化”的原则。&邀请嘉宾要考虑的问题:(实务题一一一档节目邀请那些嘉宾、 为啥。理解记) a嘉宾个人素质:生活态度积极,能够善待他人;有见解有个性,能坚持自 己的观点,不随波逐流;善于思考,思维清晰,表达流畅;坦率诚恳,愿与 人真诚交流;比较宽容,能倾听理解他人;个性比较外向,能尊重他人;能 够接受公众对自己
4、的评判。b嘉宾与话题的关系:对话题有比较成熟见解的人;对话题有一个认识过程 的人;对话题有亲身经历、有故事、有争议的人;完全的局外人c嘉宾组合:观点的均衡搭配;圈内圈外的均衡搭配;性别、年龄、职业、 文化等方面的均衡搭配;语言风格方面的均衡搭配。7、【沟通的一次性最佳原则】是指一个问题只让嘉宾回答一遍,以保持嘉宾在现 场谈话的新鲜感和兴奋度。8、电视谈话节目的资料收集:a文字资料b声像资料:录音、录像、照片等;节目组筹备节目时拍摄的资料c 实物资料9、现场观众的作用:参与节目、代表公众舆论、营造现场气氛、看客10、 谈话类节目(策划)文案的特点:a概括性和提示性b不完整性和不确定性c逻辑性11
5、、策划文案的基本内容:a选题的依据b嘉宾介绍c谈话的主要层次d 主持人的主要串联词12、主持人开场白的设计的要求: (实务题:写一个开场白,理解记忆)a要简洁,三言两语,提纲挈领抓住谈话的要点,而且要富有创意,能激发 观众参与谈话的热情b 风趣幽默,很快进入主题,并引起观众的兴趣13、主持人的开场白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话题、观众、嘉宾14、开场白的要求:a简明扼要点明话题要点,引出谈话的内容;b 寻找观众的兴趣点(关联) ,吸引观众的兴趣;c 轻松幽默,活跃现场气氛;d 引出嘉宾(悬念)第三章 现场取材的方式和内容1、现场的类型:a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2、如何准
6、确把握开机时机(在新闻现场拍摄时)a在现场经常无法预知将会发生什么,要拍到有价值的画面就需要耐心等待b 突发事件中,要开机进现场c 遇到重大或突发情况时要下意识地不关机d 要有预见性,把握事件发展脉络,等待高潮的到来3、【随机结构】 指在电视采访中, 记者要以生活和事件自身发展的逻辑来结构素 材、发展情节、调整主题。4、新闻现场氛围、心态信息的获取和营造:a现场行为、音响过程的连续积累;b 人物动作、表情等的细节;c 通过镜头营造:长时间的特写;长镜头;象征性、对比性的镜头5、现场采访的两个基本任务:拍摄画面、记录同期声6、【同期声】又称做 “有源音响 ”,是指录自现实生活,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
7、形象 的客观音响, 同期声主要来自人与自然, 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 人与环境发生碰 撞以及自然自身发出的种种声音、有源音乐等。7、同期声的作用:a画面的一部分是新闻事实的一部分b 是现场感的来源之一 c 是记者在现场发现和发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之一 d 可以独立传达信息8、细节的作用:a强调b刻画人物c表达情感d使节目具有浓厚的现场感9、【逆时性采访】是指通过电视手段记录和表现过去时空的采访类型。10、逆时性采访所能获取的素材:a经历过现场的人物b事件发生的环境和地点 c 历史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和影像的11、结构过去时空的基本方法:a让历史见证人去回述往事b利用历史事件发生的现场环境进行情景
8、式追忆c变过去时为现在时,利用追寻史实的过程,述说过去的事d利用资料画面12、【理性素材】指如图表、帐本、书籍、文稿、文件、法律条文等经过理性加 工过的信息,它们直接以秩序化、组织性的形态存在。第四章记者出镜采访1、出镜记者的主要任务:a领会编辑意图,选择出镜时机和环境 b现场访问c现场述评2、镜头前访问的具体要求:a简明直接,易听易懂,口语化做到 五不用”不用长句提问、不用倒装句提问、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 用晦涩难懂的词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词提问b即兴冋答避免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或答案照本宣科c紧扣主题d采访前应仔细研究,准备一个问题提要 不是为了照本宣科,而是防止漏掉重要问题e提问不能中断,要随
9、时准备提下一个问题3、现场评论要注意的问题:a记者的现场评论属于点评,言论要少而精,开门见山。不要在镜头前发表 宏篇大论,也不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或绕圈子说话。b现场评论要充分利用现场的优势,结合现场环境和采访内容,尤其是刚刚 采访到的事实进行论述,以保持报道的形象性和完整性。现场评论不宜作纯 理论论述。4、出镜记者的行为类型一一出镜记者的语言行为:口语化、通俗化、形象化出镜记者的非语言行为:外表、体态语、类语言、界域5、【类语言】指伴随着言语而瞬息万变发生的声学行为,它包括:音调、音色、 音量、重音、口音、节奏、速度和停顿等。6【界域】指记者出镜采访时与采访对象的距离和自我空间调整。第五章电
10、视摄像(一)1、前期采访要如何踩点OR摄像前如何察看现场:a现场有什么景物?哪些东西适合进入镜头?b大致想象一下应该拍些什么镜头?用什么角度、什么方式?机位应该在什 么地方?所报道的新闻里几个重要的镜头应该怎么拍?c能不能利用现场的一些东西将镜头拍得更有表现力些?d现场的光线条件怎样?要不要布光?e现场的同期声效果怎样?噪音会不会太强?f现场是否有电源可以利用?电源是否正常?2、现场拍摄的拍摄次序(实务题:拍一条新闻,给你场景请调整次序。理解记)a先抢最重要的“戏眼”镜头 b先外景,后内景c提前或最后拍摄陈述性、 铺垫性镜头d适时拍摄反应镜头e基本方法:挑、等、抢3、决定拍片比率的三个因素:选
11、材是否丰富;拍摄时间是否富裕;想把节目做 好到什么程度第六章电视摄像(二)1、【对比度范围】是指摄像机拍摄并如实再现某一场景内的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电视摄像的对比度范围一般不超过 30 : 1。2、 衡量摄像机镜头的三个重要的光学特性:焦距、f制光圈、调焦与景深3、【广角(短焦)镜头】水平视场很宽被摄体的影像被缩小了。前景被摄体被 放大,前景至后景景物大小变化明显。 透视感强,使被摄体或摄像机的移动速度 看上去比实际速度,快。4、【长焦(远摄)镜头】水平视场较窄,能将远距离被摄体放大。5、 镜头的变焦范围:摄像机的变焦镜头通常使用A x B”的二元数组来表示的。 A表示变焦范围,是该镜头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