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业答案



《2016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业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城市污水的最佳处理方法是_C_。C:集中处理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BB:二氧化碳3、环保部门据发各种环保许可证和执照的行为或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其他法定应该履行的职责,这种行为属于_C_C:请求履行职责之诉4、能够起到正反两方面刺激作用的经济刺激制度是_ A _。A:税收5、以下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_ A _。A:土壤6、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是_ B _。B:我国环境及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方针7、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及发展的研究报告是_ A _。A:我们共同的未来8、在科学上没有疑问的情况下,要求各国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通过立法、行政或其它措施防止和减少环境
2、损害和缓进恶化的原则是( B )B:防治环境损害原则9、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是( A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10、环境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失不包括( D ) A:直接损失B:可得利益损时C:间接损失D:精神损失11、环境及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C )C. 区域性12、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 )A. 生产者1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 )A.次生环境问题14、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 )A.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15、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 )A:人类16、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 B )的污染防治B:海洋17、征收排污费制度的目的在于
3、( A )A: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18、渔业资源的特点包括( ABCD )A:流动性 B:隐蔽性 C:集群性 D:回游性19、经济刺激普遍采用的形式包括( ACD )A:财政援助 B:罚款 C:没收 D:低息贷款20、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_AC_。A. 人及自然的关系 C. 人及人之间的关系21、固体废物危险的特性主要是( ABCD )A:毒害性 B:放射性 C:腐蚀性 D:易燃、易爆性22、环境保护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ABCD )A:警告 B:罚款 C: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 D:责令重新安装使用23、为了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的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
4、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 BCD )B: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C: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D:实行捕捞许可证24、我国法律对林权的保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BD )A:确认权属 B:返还非法占有 C:土地承包 D:排除妨碍25、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的“三化原则” ( BCD )A:回收化 B: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26、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应当包括( CD )C:污染危害程度 D:主要污染物的种类27、许可证的管理程序包括( ABC )A. 申请 B. 审查 C. 决定2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项目应当制定编制
5、或填报( ABC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C. 环境影响登记表29、违反环境及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是( ABD )A. 行政责任 B. 民事责任 C. 管理责任 D. 刑事责任 30、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BC )B. 河流 C. 矿藏 31、对作为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物理解正确的是( ABD )A: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中作为权利义务对象的物,是指表现为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B:作为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自然物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D: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范围会逐步扩大32、以下关
6、于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CDE )A. 它是指环境及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及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及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B. 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通过人及人的关系体现人及自然的关系C. 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决定因素中除了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D. 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E. 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具有强制性的社会关系 33、以下关于环境及资源保护法“目的二元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B. 其前提是认为环境保护及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C. “二元”是指保护人群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
7、展34、环境及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主要特征有( ABCE ) A. 综合性 B. 技术性 C. 社会性 D. 阶级性 E. 共同性 35、下列对人类及环境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A.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 类能够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C. 人类及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D.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E.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36、对人类环境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DE ) A. 人类环境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及发展大会上提出的。B. 人类环境是生态学中的一种 C. 现阶段环境及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生态学
8、中的环境D. 人类环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E. 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 37、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AC ) A. 自然环境的破坏 B. 食物公害 C. 环境污染 D. 自然资源的开采 E. 交通拥挤 38、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BCDE )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E. 人文遗迹 39、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 ABCE ) A. 城市 B. 名胜古迹 C. 风景游览区 D. 社会风气 E. 水库40、简述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2003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2条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
9、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6分) 我国环评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1)法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又包括两种,一种是综合性指导规划,其内容就是国家或地方有关宏观、长远发展提出的具有指导性、预测性、参考性的指标;另一种属于专项规划,其内容主要是有关的指标、要求作出的具体执行安排。(7分)(2)建设项目,具体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设施建设。(7分)41、什么是开发者养护和污染者治理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环保法中有何具体适用? 开发者养护和污染者
10、治理原则指对自然资源和能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和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治理和养护,在开发利用中队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4分) 开发者养护和污染者治理原则的适用: 1)、实行排污收费或者征收污染税制度(4分) 2)、实行废弃物品再生利用和在回收制度(4分) 3)、实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补偿费或税制度(4分) 4)、建立环境保护费用原因者和国家、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制度(4分)42、 简述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区别。 答: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
11、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分) 和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有下列不同: 1) 清洁生产侧重“防”,末端治理侧重“治”;(4分) 2) 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末端治理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4分)3) 清洁生产对于企业来讲有动力,能主动;末端治理对于企业没有太大动力,比较被动;(4分)4) 清洁生产可以持续,而末端治理不易持续。(4分)概括而言,清洁生产比起末端治理,更加全面和广泛的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向工业。43、简述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区别。 答: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