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周鑫燚)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周鑫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周鑫燚)(2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十年发展规划规划解读解读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 周鑫燚周鑫燚(mooc)一一.必要性必要性慕课出现于2008年,真正的井喷却始于2011年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并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斯坦福大学两位教授创立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4月上线,4个月后学生数便突破100万,一年不到突破了234万,后来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密歇根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62所知名大学加入合作共建在线免费课程;2012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宣布整合两校师资,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第一
2、门课电子和电路即有12万名学生注册;2012年秋,第一批课程的学生人数已突破37万,已有全球上百家知名高校申请加入。(mooc)一一.必要性必要性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两校率先与慕课旗下Coursera在线课程签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和耶鲁、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世界一流大学一起共建、共享全球最大网络课程系统。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在线教育平台edX,成为其新入伙的6所亚洲名校之一。一一.必要性必要性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落实纲要的必然要求落实纲要的必然要求“信
3、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二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三三.核心理念与关键思路核心理念与关键思路核心理念:深度融合 革命性影响关键思路:应用驱动 机制创新推动机制:项目-常态,体系参与机制:多方参与管理机制:统筹规划四四.10年规划年规划基本框架基本框架共分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实施六大部分,主体部分二十章总体战略:确定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与工作目标发展任务:5+3,不同视角共同确定行动计划:“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5项行动保障措施:组织领导、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经费投入
4、指导思想(五个为)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 坚持育人为本 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 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 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 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四四.10年规划年规划基本框架基本框架工作方针:四个坚持 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
5、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 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四四.10年规划年规划基本框架基本框架总体目标:三基本、两显著 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 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