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九章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

上传者:陈** 2022-06-10 21:05:08上传 PPT文件 1.34MB
第九章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_第1页 第九章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_第2页 第九章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_第3页

《第九章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3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 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含义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含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设计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设计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国有资产效益管理制度国有资产效益管理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含义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含义一、国有资产管理效益 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管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某种效益。国有资产

2、管理效益实际上是其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目标的程度。如果给其下个定义,可表述为: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是指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 1从内容上看,包括效率和效益两层含义 2从范围上看,包括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3从对象上看,包括对人和对资产的管理 4从过程来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 二、效益管理在国有资产中的地位 (一)效益管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手段(一)效益管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手段 对国有资产进行效益管理,保卫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损害,并合理配置和有效经营国有资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3、具有重大意义。(二)效益管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二)效益管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巩固我党执政兴国的物质基础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三)效益管理是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需要(三)效益管理是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的需要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靠搞活国有企业,盘活国有资产,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来进行巩固。 (四)效益管理是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需要 建立健全现代产区制度,产权界定清晰,相关权

4、责明确,财产保护严格,就能使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源发生革命性置换,使企业和个人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发展经济的动力源也由外在的压力转变成各市场主体的内在动力。(五)效益管理是实现微观搞活和宏观效益的有效途径 国有资产的效益管理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六)效益管理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关注资产的管理,关注资产效益的发挥,而忽视了管资产行为本身,但实际上,效益=正确的目标效率,可见,效率是效益的重要因子。第二节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设计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设计指导思想指导思想 一、围绕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5、进行设计 设计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围绕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进行。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至少应包括下述三个方面:(一)经营性国有资产要从总体上保值增值国有资产要有效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和长远利益 国有资产要有效地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是否通过提供商品和劳务以取得收入来满足维持自身正常运营所需支出,应是区别国有资产与政府机构的一个基本标准。由此可以引出一个判断国有资产整体状况好坏的标准,即国有资产能否实现保值、增值作为政府的资产,国有资产除了要提供商品、劳务取得收入外,还要承担政府赋予的职能,如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国民经济提供基础性服务,进行战略开发及其他一系列经济和社会职能。国有资

6、产作为政府的资产,在某些时候是政府实现其政治、经济、社会目标的手段,如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等,但这些手段各有其局限性。在它们都不能有效地实现政府的政策意图时,把国有资产作为一种直接体现政府意图的政策手段加以运用,有时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二、设计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处理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效率与效益的关系 所谓效率,通常是指花最少的时间干好某件事情。而效益通常指花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应。 效率与效益既相互统一,又相互矛盾。 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一般来说,应以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为基本原则。(二)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

7、系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 (二)企业效绩评价指标 (三)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 第三节第三节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 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概念 国有资产保值,亦称“国有资产保全”,是指在国有资产的运营过程中,与社会简单再生产相适应,维持规模不变的国有资产再生产,实现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统一。国有资产增值,是指国有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增值及自身积累进行的扩大再生产这一概念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国有资产保值的实质是为了维持国有资产的简单再生产;第二,国有资产保值的基本要求是实现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统一 。它包括

8、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过时间差价、国内外差价实现其自身溢价;、二是通过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三是通过对资产增值的合理分配,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积累,进行扩大再生产,实现国有资产的增长。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指标,其公式为: 为了准确考核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状况,国家在考核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还应参考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指标。具体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 =(税后净利(税后净利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100%100%总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 =(税后净利(税后净利资产总额)资产总额)100%100%成本费用利润率

9、成本费用利润率=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100%100%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国家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程序 按照办法规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值按下列程序核定:企业提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考核值申报方案和达到考核标准的具体实施方案,连同必要的说明材料,在考核年度开始之后两个月内报送国务院授权的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督机构对企业提出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值申报方案以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审查汇总后,在一个月内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定。考核年度终了,企业按照批准的保值增值指标考核值和具体实施方案对实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0795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