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12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iDBJ14 -036 -2006Jxxxxx 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of public buildings(报批稿)2006 -xx 诙x 发布2006 06 01 实施山东省建设厅 发布、乙 刖g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政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依据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规定的主要内容,结合山东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经反复测算、研讨、论证,我们 组织编制了本标准。 依据本标准设计的公共建筑,总体达到节能50%目标要求。本标准共分为4章和附录、用词说明、条文
2、说明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 设计。本标准附有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文件格式、围护结构节能构造参考做法与计算参数等。本标准中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由于编制时间仓促, 难免有不足之处,各单位在标准实施过程中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山东省墙材革 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济南市经六路三里庄 17号,邮编250001电子 邮箱:sdqgjnb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山东省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济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参
3、编单位: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山东秦恒科技有限公司威海蓝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济南特艺建筑新技术有限公司起草组组长:黄鸿翔葛关金#主要起草人:葛关金刁乃仁王春堂于晓明朱传晟王薇薇殷涛李东毅李永安王方琳 黄振利石景信刘起英张俊峰1总则2术语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3.1 建筑设计3.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3.3 围护结构的细部构造设计3.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4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4.1 一般规定4.2 采暖4.3 空气调节4.4 通风4.5 空气调节与采暖系统的冷热源4.6 监测与控制附录A建筑外遮阳系数计算方法附录B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附录C建筑物内采暖与空调冷热水管的经济绝热厚
4、度D.0.26附录D围护结构节能构造参考做法与计算参数DO1。附录E附表E.0.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E.0.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E.0.3建筑采暖空调系统设备性能表附录F外窗(包括透明幕墙、屋顶透明部分)性能参考说明附录G关于面积和体积计算本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1总贝u1.0.1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政策和认真执行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根据山东地区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 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1.0.3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环境参数条件下, 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
5、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 o公共建筑的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04的有关规定。1.0.4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32术语2.0.1 透明幕墙 transparent curtain wall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2.0.2 可见光透射比 tisible transmittance透过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2.0.3 建筑物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
6、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的面积。2.0.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building envelope trade-off option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或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 求。2.0.5 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或围护结构冬季采暖能耗用的假想建筑。2.0.6 设计建筑designing building正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权衡判断的建筑。2.
7、0.7 遮阳系数(SC) sunshading coefficient实际透过窗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与相同入射条件下透过3mm厚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之比值。无因次。2.0.8 窗墙面积比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l某一朝向的外窗(包括透明幕墙)总面积, 与同朝向墙面总面积(包括窗面积在内)之比。无因次。2.0.9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building envelope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单位为W/(m 2 K) o2.0.10
8、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ior wall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结构性热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传热面积的加权平均值,为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单位为 W/(m2 K)2.0.11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简称空调。为满足生活、生产要求,改善劳动卫生条件,用人工 的方法使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以及空气品质达到 一定要求的技术集成。一般由冷热源、管网和空调末端等组成。2.0.12 分层空气调节stratificated air conditioning特指仅使高大空间下部工作区的空气参数满足要求
9、的空气调节方 式。2.0.13 集中采暖 central heating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由热源通过管道向各个房间或各个建筑供给热量的采暖方式。2.0.14 耗电输热比(EHR) ratio of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ied heat quantity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全日理论水泵输送耗电量与全日 系统供热量的比值。两者取相同单位,无因次。2.0.15 输送能效比(ER) ratio of axial power to transferied heat quantity 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与所输送的显热交换
10、量的比值。无因次。2.0.16 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 COP) refrigerating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在名义工况下,制冷机的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无因次。2.0.17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空调用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 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 加权因素,通过计算获得。无因次。2.0.18 名义工况制热能效比(EER) heating energy-efficiency ratio在名义工况下,热泵机组的制热量与其净输入
11、能量之比。无因次。2.0.19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 power comsumption of unit airvolume of fan空调和通风系统输送单位风量的风机耗功量。单位为 W/ (m3/h)o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3.1 建筑设计3.1.1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平面设计,宜利用冬季日照,减少夏季得热和充分利用自然通风。3.1.2 建筑的主体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北向、东北向)和夏季最大日射朝向(西向) 。3.1.3 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于或等于0.4o当不能满足本条文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 3.4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