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员培训课件



《计量检定员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检定员培训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计量检定员培训 2015年1月计量基础知识 主讲人:杨华一、 计量概述v一、计量的定义 1、计量: 是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它包括科学技术上的、法律法规上的和行政管理上的一系列活动。2、计量学: 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它涵盖有关测量的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 在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概念, 又是研究对象。3、测量:是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v二、计量与测量的关系: -测量不具备、 也不必具备计量所有的特点, 即准确性、统一性、 溯源性及法制性。计量即属于测量而又严于一般的测量。 -计量是与测量结果置信度有关的、与不确定度联系在一起的规范化的测量。v三、计量的分类1.按综合性质分
2、类-科学计量指基础性、 探索性、 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 通常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来精确地定义与实现计量单位, 并为最新的科技发展提供可靠的测量基础。-工程计量指各种工程、 工业、 企业中的实用计量,又称工业计量。-法制计量与法定计量机构 工作有关的计量, 涉及对计量单位、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测量实验室的法定要求。v2.按测量对象分类 几何量 时间频率 温度 光学 力学 电离辐射 电磁 声学 无线电 化学v四、计量的特点1.准确性:指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的一致程度.2.一致性:在统一单位的基础上,无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法、 使用何种测量仪器,以及由何人测量, 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 其测量结果就应在
3、给定的区间内有一致性。测量结果应是可重复、可再现(复现) 、可比较的。v3.溯源性:任何一个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都能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与计量基准联系起来。4.法制性: 来自于计量的社会性,量值的准确可靠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手段, 还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二 、计量器具v一、定义1、计量器具: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又称测量仪器)。 2、计量器具的特征:用于测量;本身是一种技术工具或装置。v二、分类 按结构特点和用途分为:实物量具、测量用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及测量系统(或装置)。 实物量具: 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
4、具。计量仪器: 是一种单独地或连同其他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仪器,他将被测量转换成可直接观察的示值或等效信息。 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测量系统:组装起来以进行特定测量的全套测量仪器和其他设备。v三、计量器具的主要特性 计量器具的特性:是指它的准确度等级、灵敏度、鉴别率(分辨率)、稳定度、超然性以及动态特性等。 1、有关工作范围的特性 示值标称值标称范围测量范围 量程 2、有关工作条件的特性 额定操作条件极限条件参考条件 3、有关响应方面的特性 响应特性灵敏度鉴别力分辨力 死区响应时间 4、
5、有关准确度方面的特性 准确度准确度等级误差最大允许误差基值误差零值误差固有误差偏移 抗偏移性引用误差 5、有关性能方面的特性 漂移稳定性超然性重复性可靠性v四、测量标准 1、测量标准的概念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已知量值, 用作参考的实物量具、测量仪器、 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目的:研制、 建立测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定义、 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作用:其作用是在测量领域里作为定值依据和测量用标准器;形式:其存在的形式有实物量具、测量仪器、 参考物质或测量系统。v2、测量标准的分类 测量标准按计量单位的定义形式可分为自然基准和实物基准。 自然基准:如长度
6、计量基准 实物基准:如质量计量基准 测量标准按量传体系分为:基准、次级标准、参考标准、工作标准。 3、测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国际基准(国际标准)国家基准(国家标准)工作基准(单位)最高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单位)次级标准 (或核查标准)原级标准次级标准参考标准工作标准v五、计量器具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国家计量局发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制定。管理范围:(一)计量基准:项目名称另行公布。(二)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三)属于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的新产品。v1、计量器具产品(商品)管理 新产品型
7、式批准。 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 2005年8月1日起施行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监督管理办法 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对计量器具产品实施质量监督检查。v2、计量器具的使用管理 计量法规定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及安全防护等4方面列入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依法实施强制检定。 1、首次检定 2、周期检定 3、维修后检定 4、周期检定 5、仲裁检定 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均属于法制检定,是对计量器具依法管理的两种形式,都要受法律的约束。 非强检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v
8、六、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 计量器具新产品:是指单位从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包括对原有产品在结构、材质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导致性能、技术特征发生变更的计量器具。 1、型式批准 凡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的项目要办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型式批准。 型式评价是型式批准的依据v2、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和标志v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和标志可使用在产品、产品铭牌、合格证、说明书和外包装上。v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应与标志一起使用,编号标注在标志的下侧或右侧。 许可证标志为CM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英文的缩写。v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 ( )A制字第 号年代号(
9、2015)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辽)顺序号地、市、县行政区代码v3、计量器具产品(商品)质量监督检查 (1)、法制性监督检查 是否办理许可证; 是否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是否符合技术等级要求; 是否属于国家公布淘汰的计量器具等。 (2)、技术性监督检查 按产品标准和检定规程对计量器具进行全性 能试验或检定。v七、进口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6年6月24日国家局令第44号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口计量器具,以及外商或者其代理人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必须遵守本实施细则的规定。 外商:含外国制造商、经销商,以及港、澳、 台地区的制造商、经销商。 外商代理人
10、:含国内经销者。v1、进口计量器具的检定 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进口计量器具,在销售之前必须经省级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鉴定。当地不能检的,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检定。v2、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 凡进口或者在中国境内销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计量器的,应当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型式批准。未经型式批准的,不得进口或者销售。三、计量标准v1、定义 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 按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规定的准确度等级, 用于检定较低等级计量器具(含工作计量器具) 的计量器具。 2、分类 计量标准是在一定范围(地区、 部门或单位)内统一量值的依据。 根
11、据其统一量值的范围,可将计量标准划分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部门计量标准和企(事) 业单位计量标准。v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组织建立的,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并对社会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各项计量标准。v部门的各项计量标准是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本部门的专业特点或生产上使用的特殊情况建立,在部门内部开展计量检定,作为统一部门量值的依据的各项计量标准。v企(事)业单位的计量标准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根据生产、科研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的,在本单位开展计量检定,作为统一本单位量值的依据的各项计量标准。v3、计量标准命名 JJF1022-2014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