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安全基础知识(2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第一章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第一节 燃烧和爆炸的机理n一、燃烧n1、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伴随放热发光的激烈的氧化反应(俗称着火)。n氧化的定义:物质与氧化合的过程。n火灾的定义:凡是超过有效范围的燃烧叫火灾。二、燃烧的必要条件n发生燃烧别许具备下列三个条件:n(1)可燃物质凡是能与氧化剂起迅速、剧烈的化学反应的物质,如乙炔、氢气、汽油等。n(2)助燃物质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通常是指氧气和其他氧化剂,如氯气、氯酸钾、高锰酸钾等。n(3)着火源凡是能把可燃物质的一部分或全部加热到发生燃烧所需的温度和热量的能源。n着火源主要有下列八种:明火。电火花、冲击摩擦、高温表面、自然发热、绝热
2、压缩、静电火花和光热射线等。n防火的最根本措施,就是设法消除燃烧必要的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三、燃烧形式的分类n即扩散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和表面燃烧。n遇水燃烧的危险品是指遇水能够产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分解出可燃气体,引起燃烧和爆炸。如钾、钠、电石、生石灰等。四、灭火原理及方法n1、灭火基本原理:消灭燃烧中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n2、灭火基本方法:(1)冷却法。(2)隔离法。(3)窒息法。(4)中断氧气法 n3、 常用灭火剂举例n注意: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但不是任何火灾都可用水扑灭。n (2) 常用灭火剂适用性n (3) 我国常用的灭火器类型及性能n例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着火时,应用干粉灭火器
3、扑灭。五、爆炸现象n1、爆炸的定义:爆炸是物质由于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引起压力急剧上升的现象。n(1)物理性爆炸:由物系发生物理变化引起的压力急剧上升称为物理爆炸。爆炸的破坏作用取决于压力剧增的程度。n(2)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而使压力急剧上升称为化学爆炸。五、爆炸现象2、化学性爆炸的必要条件n(1)存在可燃易爆物质,n(2)可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即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n(3)爆炸性混合物在火源的作用下。n防止这类型爆炸,一切措施的实质就是限制或制止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n案件举例:P241六、可燃物质的主要性能参数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