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上传者:j****b 2022-07-01 16:12:09上传 DOC文件 56KB
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_第1页 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_第2页 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_第3页

《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18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浅议当前我国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沈迪飞深圳图书馆 广东 深圳 518026摘要本文通过深圳图书馆按国际图书馆发展趋势而部署建馆初期发展战略并获得成功的事实,说明了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当前我国图书馆有关复合图书馆、服务效益、向信息和知识服务深化、资源共享与图书馆联合、特定环境下的“创收”、改职称管理为岗位管理等六个主要发展趋势。关键词 图书馆发展趋势 复合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资源共享图书馆创收 职称管理Developing Trends on Current Chinese LibrariesShen DifeiShenzhen Library, Shenzhen

2、, Guangdong 518026为什么文章题目叫“浅议”而不是“论”?此文的观点和内容仅仅是个人的片段思考,并非深思熟虑,更没有引经据典。将文章看作是一篇讨论会上的发言更为合适,因此题为“浅议”应该是恰当的。1 震撼 深思 趋势提起“发展趋势”不由使我想起深圳图书馆历史上一件大事。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深圳正在建设历史上第一个八大建筑,深圳图书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建设进行当中,出国考察回来的副市长邹尔康就指示馆领导,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一定要做到两件事:一是要全开架,二是要使用计算机。多么清楚、简明!对于如何办好图书馆来讲,邹副市长应该属于外行。但是,谁也没有料到,这外行的两点指示却成为

3、深圳图书馆20年不断创新的发展战略,并决定了20年的发展路径。略微了解深圳图书馆的同行可以回顾一下,1986年12月20日新馆一开馆就以全开架的管理模式轰动全国图书馆界。全开架,现在看来这是全国图书馆一致认同且普遍实施的做法,但在20年前是非常不一般的,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1988年我这个老图书馆员调到深图工作,看到读者进入图书馆“三不要”就可以直接到书架上自己取书,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入馆不要证、进阅览室不要证、到书架取书不要任何手续。这“三不要”在内地图书馆是见不到的,在我所工作过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更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如此,按照邹副市长的指示,深圳图书馆新馆一开馆就用上了计算机流

4、通系统。上世纪80年代前期,国内没有实用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可供购买。深图技术人员同外单位合作,经过近二年艰苦努力,研制成功光笔条形码流通管理系统并达到实用水平。正因为深图研制成功这个系统,才使文化部于1988年决定将为全国研制图书馆自动化软件的项目下达给了由深圳图书馆牵头的研制组,这才有了90年代以来拥有3000多用户风靡全国图书馆界的ILAS的辉煌。这件事发生在我调入深圳之前,并非亲身经历,但听到亲历者的介绍却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难以忘怀。邹副市长的指示和继之深圳图书馆的崛起,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甚至感到有些神奇,令我震撼,不由引起深深思考。邹副市长的指示意味着什么,据此为什么深圳图

5、书馆能快速地异军突起?深思结果是两个字的简单结论:趋势。对这个结论的解释是:邹副市长看到并指出了当时世界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深圳图书馆抓住、抓牢趋势并坚决地付诸实践。什么是趋势?趋势是事物发展的动向。在80年代初,全开架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巨大变革和图书馆模式的创新;应用计算机是图书馆技术创新和图书馆现代化革命。这两个方面当时在国外已经成为普遍的燎原之势,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方向。一位身处领导地位的外行,准确、适时地抓住当时世界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并指示深圳图书馆要克服一切困难,坚决执行。深圳图书馆毫不动摇地贯彻市领导的指示,他们是趋势大潮的弄潮儿,由一个小小的不见经传的宝安县图书馆,从此一跃而起,

6、影响全国。对这件事,我的震撼和思考之一是:趋势的力量和怎样对待趋势。趋势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大浪淘沙,顺之者兴,逆之者衰。我们应该认清趋势,顺应趋势,做趋势大潮的弄潮儿,推动事业前进。在趋势面前,个人和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深圳图书馆的崛起,正应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对这件事,我的震撼和思考之二是:外行确实能够领导内行。对图书馆工作没有一点点经历的外行领导,却胜过许多内行馆长和专家,能敏锐地看清并牢牢把握住图书馆发展的大方向。我们这些图书馆人,整天忙碌于图书馆工作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外行从图书馆之外,站在高处和远处,更能看清图书馆的全貌和走势,也就是图书馆的全局和发展趋

7、势。2 趋势一:复合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的主流形态随着图书馆信息化的深入,在同一个图书馆中,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并存,传统服务和计算机化网络化服务同在,形成了复合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在收藏多种载体文献基础上,以广泛分布的异构信息资源,建立跨地域、跨层次、跨类型、跨库的协同资源保障体系。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在不断变革。在传统图书馆阶段,以独占性文献资源为基础与核心能力,以藏为主;在自动化图书馆阶段,藏用并举,初现信息管理功能;在复合图书馆阶段,则重视信息存取功能,以用为主,馆藏管理向信息和知识管理深化。从传统图书馆到复合图书馆变化的主线是,图书馆工作离人越来越近而离建筑物越来越远,其核心

8、工作一是靠近用户,二是靠近知识。图书馆在业务管理方面,从馆藏管理向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发展;在整理加工方面,从文献处理到信息开发再到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在服务模式方面,从以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当前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是有真切要求的。2006年5月9日光明日报在报道深圳“图书馆之城”时,用上了“图书馆之梦”和“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借书”这样的思之如梦、求之若渴的字句,反映了市民对图书馆服务的强烈需求。现节录其中的二句:“让每一个人都能从图书馆借到书,让每一个人坐在家里都能借到图书馆的书,让每一个人都能借到全市每一个图书馆的书。”,“采取网上免费注册形式,使读者足不出门就能在家里遍览图书馆的所有电子文献

9、,让读者享有充分的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和交互性。”现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已经实现了跨时空查询与获取,分布式存储与管理(共建共享),读者上述的“图书馆之梦”是完全可以成为现实的。而且,读者之梦仅仅还停留在获得一次文献方便性和快捷性的层面上,数字图书馆还进一步可以提供信息和知识层面上的服务。我国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复合图书馆之路或迟或早总是要走的,复合图书馆必将成为图书馆的主流形态。复合图书馆是众所周知的图书馆发展趋势,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因为这一发展趋势,影响和决定了后几项发展趋势。3 趋势二:服务效益将成为评估图书馆的一票否决的标准回顾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1931年指出的图书馆学五定律,“

10、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对照75年世界图书馆的发展历史,真知灼见就在于:用最朴素洗炼的文字道出了简单伟大的真理。但是,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就在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征途上,我们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违背了真理。重视图书馆馆舍建设而忽略图书馆办馆理念,重视图书馆设备而忽视利用效益,重视文献资源而忽视服务效果,这是当前我国图书馆界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到国外图书馆考察的同行们出乎意料地发现:国外新建的中大型图书馆数量大大少于我们,馆舍大多陈旧拥挤而没有我们很多新馆之漂亮宽敞,普遍应用计算机但设备并没有我们很多图书馆的先进。经过进一步听取介绍和

11、了解,又惊奇地深叹:国内外最大的差距在服务,服务的统计数量让我们无颜相比,图书馆效益更是天壤之别。仅举两个数据:2000年我国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2698所,每千人拥有借书证5个,而英国公共图书馆注册用户占全国总人口的60%,也就是说,是0.5%和60%之比;1997年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网的44所图书馆全年的馆际互借量64万册次,对此我问过权威人士,回答是当时我国没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但估计,全国合计也不可能达到64万册次。我们全国图书馆赶不上美国一个州图书馆网的馆际互借量。在这方面只要留心,不管亲自到国外参观,或在国内的相关文献上查找,都很容易发现国内外在图书馆服务上的巨大差距。对于这个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58344.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