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社会心理学——爱情

上传者:97****76 2022-07-15 19:21:19上传 PPTX文件 274.52KB
社会心理学——爱情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爱情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爱情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爱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爱情(1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爱情爱情13级社会工作本科一班白璐什么是爱情?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甚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就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苏格拉底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惊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 那就是-爱情斯滕伯格爱情三成分理论喜欢式(亲密)迷恋式(激情)空爱式(承诺)浪漫之爱(亲密+激情)友情之爱(亲密+承诺)完满之爱(亲密+激情+承诺)荒唐之爱(激情+承诺

2、)爱情的三种成分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1:决定/忠守。2:亲密;3:激情)斯腾伯格认为,亲密、激情、决定/忠守这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并非平均存在,而是有多寡之分。根据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存在的情况,可以把人类的爱情关系区分为八种类型(见表10-6),其中正号代表成分的存在,负号代表成分的缺乏。喜欢喜欢 喜欢包括两个重要的因素:喜欢包括两个重要的因素: 1. 1. 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 2.2.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价和尊重。爱情爱情 1 1. .依恋依恋 2.2.关怀与奉献关怀与奉献 3.3.亲密亲密罗密欧与朱丽叶

3、效应在莎士比亚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家族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双方家庭的坚决反对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家庭的压力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至双双殉情而亡为什么会出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心理学家用认知不协调理论来解释这种选择自由与对所选择对象喜欢程度之间的关系: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反之则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男女青年恋爱心理差异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一见钟情男性往往通过展露才华来博得心仪女性的青睐男性求爱时积极主动,女性则偏爱“爱情马拉松”男性在恋爱中的自尊心没有女性强男性的戒备心理没有女性强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刻板

4、印象”的影响恋爱与气质类型多血质型 这种类型的人敏感而感情丰富,情感发生迅速而敏锐,兴趣广泛,能灵活地适度环境。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善于交际,其表露爱情的方式也较为大胆直率,易博得异性的好感受。由于多血质的人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所以他们的爱情生活一定不乏情趣。但这种气质的人注意力易于转移,缺乏耐力和毅力,在爱情的稳定性持久性方面稍显不足。胆汁质型 胆汁质的人心理活动一般较强,心理变化比较频繁迅速,对爱情的追求主动狂热。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毫不掩饰,对异性也非常热情,一旦确立目标就会毫不犹豫地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慕。但这种类型的人有时热情有余而冷静不足,造成爱情不能专一持久。抑郁质型 抑郁质的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948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