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含附加题)



《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含附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树知到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含附加题)(5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绪论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载道化成B.崇彳惠重义C.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地文B.天文C.人文D.物文4【单选题】(1分)7 / 56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庸之道B.阴阳五行C.中和为美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
2、.长幼有序B.父子有亲C.夫妇有别D.君臣有义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B.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C.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大人感应B.形式逻辑C.天人合一D.辩证逻辑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定义B.概念C.论证D.自我修养2【单选题】(1分)孔子的人性论
3、观点是: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单选题】(1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5【单选题】(1分)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义C.礼D.仁6【单选题】(1分)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7【判断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A.对B.错【单选题】(1分)良知一词最早出自:A.论语B.大学C.传习录D.孟子9【单选题】(1分)王阳明说:良知只是一个:A.是非之心B.
4、羞恶之心C.审美之心D.认识之心10【单选题】(1分)在王阳明看来,宇宙的根本是:A.大理B.气C.良知D.原子【单选题】(1分)“心外无物”的“物”是指:A.原子8.事C.物理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D.天12【单选题】(1分)王阳明的四句教是: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B.悟得良知,存省良知,运用良知,完成良知C.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D.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13【判断题】(1分)王阳明认为草木瓦石没有良知。A.对B.错14【单选题】(1分)古代承认“天人合一”的学派主要有:A.儒家和道家B.儒家C.儒家、道家、
5、墨家、法家D.纵横家15【单选题】(1分)“天”在儒家那里主要的涵义指:A.天空B.自然界C.上帝D.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道义之大16【单选题】(1分)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人是:A.孔子B.庄子C.董仲舒D.张载17【单选题】(1分)“天人合一”包括:A.人与自然的和谐B.人自己的和谐C.人与上帝的和谐D.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身心诸方面的和谐18【判断题】(1分)天是人事活动的范围和底线。A.对B.错19【判断题】(1分)“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内核。A.对B.错第三章1【单选题】(1分)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史官B.祭司C.司马D.礼官2【单选题】(1分)以下说法可以
6、概括道家宗旨的是()A.和静清寂B.清虚即弱C.仁义礼智D.恭宽敏惠3【单选题】(1分)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A.祭神如神在B.未知生,焉知死C.无神论D.怀疑论4【单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A.善利万物而不争B.推己及人C.居善地D.处众人之所恶5【单选题】(1分)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A.治人事天莫若啬B.圣人无常心C.上善若水D.物壮则老6【多选题】(1分)关于道德经所讲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道德经是一部讲战争用兵的书B.道德经是一部讲治国管理的书C.道德经是一部讲哲学智慧的书D.道德经是一一部最早的散文集7【
7、多选题】(1分)在道德经中,对于“反”的理解正确的是()A.相反相成B.反向思维C.道法自然D.祸福相依8【多选题】(1分)下列有关老子所讲“无为”的含义正确的是()A.不妄为B.不作为C.不多为D.有所不为9【多选题】(1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道德经评价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C. “帝王之上师臣民之极宝”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0【多选题】(1分)下列对于“道”的认识属于道德经观点的有()A.忠恕之道B.弱者,道之用C.天之道,利而不害D.大道酬勤第四章1【单选题】(1分)庄子笔下的“大鱼”可以喻指什么?()A.徐才讽说之徒B.任公子C.大
8、道或身怀大道之人D.万物之一类2【单选题】(1分)“鲸鹏寓言”中的“鹏”可喻指以下哪个人?()A老子B.孔子C.庄子D.惠子3【单选题】(1分)逍遥游中将“鲸鹏寓言”讲述了几遍?()A.一遍B.二遍C.三遍D.四遍4【单选题】(1分)下面哪种说法在齐物论之“三问三不知”寓言中未出现?()A.孰知正处B.孰知正色C.孰知正味D.孰知正见5【单选题】(1分)齐物论的“天籁寓言”中南郭子泰没有提到下面哪一种籁?()A.大籁B.地籁C.人籁D.道籁6【单选题】(1分)地籁是风吹何处窍穴而发出的声响?()A.大地B.百围之木C水面D.天空7【单选题】(1分)“吾丧我”的含义不包含以下哪一项?()A.之人
9、无己B.神人无功C.圣人无名D.以自为是8【单选题】(1分)养生主篇的题旨是什么?()A.养形为主B.养性为主C.养气为主D.养情为主9【单选题】(1分)“庖丁解牛”寓言中的“庖丁”可喻指以下哪种人?()A.厨师B.屠户C.治国者D.尸祝10【单选题】(1分)下面四者中含义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遁天背情B.遁大之刑C.帝之悬17 / 56D.悬解第五章“佛”意思是什么?A.智者、觉者B.神仙C.庙里的塑像D.传说中的人物2【单选题】(1分)释迦牟尼是那个国家的人?A.尼泊尔B.古印度C.中国D.泰国3【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大约在什么时间?A.公元前6世纪B秦代C.三国时期D.西汉末
10、、东汉初【单选题】(1分)佛教传入中国后行健的第一座寺院是:A.普救寺B.白马寺C.少林寺D.南华寺5【单选题】(1分)“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果然火化之后“薪灭形碎,唯舌不灰",是哪位高僧所言?A.玄奘B.迦叶摩腾C.鸠摩罗什D.不空6【单选题】(1分)达摩初到中国,于建业城会见谁?A.神光B.迦叶摩腾C.法兰D.梁武帝719 / 56【单选题】(1分)玄奘西行求法回到长安后,除了翻译佛经,还撰写了一部:A.大菩提藏经B.大唐西域记C.大乘起信论D.瑜伽师地论8【单选题】(1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谁的言论?A.释迦牟尼
11、B.慧能C.弘忍D.慧远9【单选题】(1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谁的诗句?A.陶渊明B.慧能C.慧远D.王维10【单选题】(1分)佛祖“灵山拈花微笑”,确立了什么样的说法方式?A.禅宗公案,佛教故事B.当头棒喝,单刀直入C.不立文字,教外别传D.语语机锋,步步莲花第六章1【单选题】(1分)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A.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B.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600年C.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D.公元1046年到公元500年2【单选题】(1分)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A.赋、比、兴B.信、达、雅C.风、雅、颂D.卫风、小雅、大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