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培训课件总结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培训课件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培训课件总结(4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山东金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二科 韩全喜 2013年 9 月 28 日。 一是“元件一回路一系统元件一回路一系统” 一是“原理一结构一故障排除与修理原理一结构一故障排除与修理” 能源装置泵 执行装置油缸 控制调节装置液压阀 工作介质液压油 辅助装置油箱、过滤器、冷却器、油管、仪表、储器1.2、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液压泵液压泵1.起动后无油液输出或输出流量不足起动后无油液输出或输出流量不足泵内配合间隙过大 端面偏磨拉伤齿轮与浮动侧板或浮动轴套相接触的相对运动面上严重拉伤不能排油,一般的拉伤输出流量不足泵转速过低,或转向反了;吸入管漏气或吸口露出液面;吸油高度太大(一般应不超过50
2、0mm) 或吸油过滤器、吸入管路被污物阻塞;油温太低或过高:油温太低,油液黏度增大,造成吸油阻力大;油温过高,导致内泄漏增大; .吸入管路及吸入过滤器堵塞,吸油不足,吸空而噪声大;.从油封、泵体与泵盖接合面漏入空气;.油箱内油液中有气泡未消泡便被吸入泵内,进入高压区,气泡受压溃灭发出强烈噪声;.油位太低,没有将过滤器全埋入油中,吸进空气发出噪声;.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产生振动,并日久导致机械磨擦磨损,发出噪声。1.泵旋转方向不对;2.漏装传动键;3. 有叶片卡住在转子槽内;4. 吸油管路严重进气:如漏装了密封圈、管道未焊好有焊缝;5.油温过低或油液黏度过大;6吸油过滤器严重堵塞 ;7.配油盘端
3、面(A或B面)磨损拉有很深沟槽,压、吸油腔串腔;8流量调节螺钉10调节不当使转子和定子处在最小偏心(e 0)的位置; 1. 泵转速过低;2. 配油盘与转子端面C或D面之间配合间隙偏大,内泄漏大;3.叶片和定子内表面磨损拉伤;4. 吸油过滤器堵塞;5.油箱液面过低;6.配油盘错装,转了90;7.变量叶片泵的控制活塞与反馈活塞卡住在使转子 ;4.3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分析与排除故障故障1:不上油:不上油1.配油盘A面(与缸体B面贴合)磨损有很深凹坑,或拉伤有圆周形的沟槽2. 缸体B面磨损有凹坑,或拉伤有圆周形的深沟槽3.柱塞与缸体孔间隙太大5.中心弹簧被折断或错装成弱弹簧,致使柱塞回程不到位,或使缸
4、体和配油盘间不能顶紧而导致贴合面密封不严,压、吸油腔相通串腔7.泵壳内事先加油不充分,还有空气存在. 8.油箱液面太低,过滤器裸露在油面之上,吸油管漏气,以及过滤器阻力过大 输出流量大为减少,出囗压力提不高输出流量大为减少,出囗压力提不高1查配油盘与缸体贴合面)的接触情况:当二面之间有污物进入、接合面拉毛与拉有较浅沟槽时,压吸油腔间存在内漏,压力越高内泄漏越大,应清洗去污,并将已拉毛拉伤的配合面进行研磨修理; 2查柱塞与缸体孔之间的配合:二者滑动配合面磨损或拉伤成轴向通槽,使柱塞外径d与缸体孔D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造成压力油通过此间隙漏往泵体内空腔,内泄漏增大,导致输出流量不够。可刷镀柱塞外圆
5、d、更换柱塞、或将柱塞与缸体研配的方法修复。保证二者之间的间隙在规定的范围内:柱塞泵结构较复杂,拆修柱塞泵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里介绍一种不拆开泵而可判断泵内泄漏大的方法:可以先手摸泄油管,如果发热厉害再拆开泵泄油管,肉眼观察从泄油管漏出的油量大小和泄油压力是否较大。正常情况下,从泄油管正常流出的油是无压和流量较小 (只有一根细线状),反之则要拆泵检查修理。用右手食指盖住柱塞顶部孔,左手将柱塞慢慢向外拉出,此时右手食指应感到有吸力,当拉到约有柱塞全长25时,很快松开柱塞,此时柱塞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迅速回到原位置,说明此柱塞可继续使用。否则,应换新件或待修复。 故障故障1:油缸不动作油缸不动作的
6、故障1无压力油进入液压缸;液压缸前的换向阀未换向,无压力油进入液压缸时检查换向阀未换向的原因并排除;系统未供油:检查液压泵和主要液压阀的故障原因并排除;2.缸回油路不通;3.虽有油液进入,但进入液压缸的油液有沒有足够压力;1.液压泵的供油量不足,压力不够2.油缸本身与液压系统其它部位漏油量(主要内泄漏)大3.溢流阀溢流太多4.油缸活塞密封圈轻微破损,A腔与B腔之间油液轻微串腔 原因只有一个:活塞与杆连接松开。1.缸内进了空气.从防尘密封进气. 排气装置不密封而进气.从管接头等处进气2.油缸本身质量问题产生的爬行现象:如油缸因装配与安装不好、活塞杆与活塞同轴度不好,活塞杆全长或局部弯曲、缸孔的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