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三章闭环式MRP.

上传者:2****5 2022-06-20 00:59:20上传 PPT文件 1.18MB
第三章闭环式MRP._第1页 第三章闭环式MRP._第2页 第三章闭环式MRP._第3页

《第三章闭环式MR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闭环式MRP.(8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第三章 闭式物料需求计划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1. 闭式物料需求计划对物料需求计划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2. 闭式物料需求计划的动态逻辑及其案例解析,包括上次MRP计划后企业实际业务如何影响下次MRP计划的滚动逻辑,为解决MRP不安定性采取的溯源与FPO技术,为应对因设定FPO导致PAB过低或过高采取的重排计划建议,闭式MRP系统运行方式的再生法与净变法及其衍生活动。3. 主生产计划MPS及多阶MPS的原理及案例解析.包括MPS所应用的程序与MPS相关时间概念,关键 “可答应量”的计算原理及其实现的算法流程。4. 能力需求管理的内容及案例解析,包括能力与负荷的基本概念、计算与平衡,编制粗能力需

2、求计划的资源表法、产品负荷表法与总体资源法;依LT和依实际批量编制能力需求计划的讲解。 2第一节第一节 闭式物料需求计划原理闭式物料需求计划原理应用MRP改善管理后,发现MRP存以下缺陷:MRP以MPS为源头与依据,是建立在MPS可行基础上的,而MRP自身对MPS无能为力;MRP假定采购环节能够保证其相关计划的落实,但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MRP未涉及车间作业,而车间是制造场所,是物料供应和控制最关键的对象。MRP是一开环信息处理系统,良好运作隐含的前提假设是所有计划都可行(即有能力实现的).由系统科学理论可知:若没有信息反馈及相应的调整,开环系统是很难稳定运作的。故在增加对能力的管理(包括计划

3、、平衡与控制)和对MRP生成的各种建议计划的执行与反馈(即车间管理和采购管理)之后,MRP系统必然发展为结构更完整的闭式MRP系统,见下图。 3图3.1 闭式MRP系统基本原理示意图(引自APICS)APICS是ERP权威机构美国生产库存控制管理协会(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4以什么线索研究闭式MRP的动态逻辑呢?参照上章MRP静态逻辑案例,可以发现一点:除来自MPS的输入信息及IM和BOM中的设置数据外,各个物料的库存状态信息OH、AL和SR也都作为已知条件之一。然而,实际业务中,除了系统初次实施时原始库存信息的录入

4、和每次依实际库存盘点直接调整库存信息外,每次MRP计划时各物料库存状态信息都是在上次MRP计划资料基础上,结合该期间内实际业务并参照滚动逻辑形成的。故此处以库存状态信息为线索,通过案例讲解闭式MRP的动态逻辑。滚动排程模式下,前后两次MRP计划间相应时段内企业各项实际业务执行情况反馈都将影响后一次MRP计划。此处将有关编制前后两次MRP报表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的讲解称为闭式MRP的动态逻辑。5第二节第二节 闭式物料需求计划的动态逻辑闭式物料需求计划的动态逻辑 一、闭式一、闭式MRP动态逻辑基础案例动态逻辑基础案例闭式MRP滚动逻辑很复杂,需先设定一些假设条件以便简化。当然这些假设都有合理之处或有

5、管理实务支持,并在结尾时解释。以表“IM及滚动逻辑”至表“再次修正后的NEXTMRP”的12张关联表格综合成例。 (一一)案例假设条件有:案例假设条件有:1. 系统计划期间为12周,计划时段为1周。2. MPS物料的需求规划采用MRP逻辑,且前4期GR都仅取顾客定单数量。3. 要求POR的正式发放和在途量SR的收货实现都必须由人工操作确认。4. 仅POR(0)和POR(1)被发放并转为下次计划的SR,子件相应数量被保留。5. 在父件某期SR入库以补充OH的当期,才冲销原各子件相应部分的AL。 6(二二)初始已知条件初始已知条件(参见书与参见书与EXCEL表表)注意:由假设(5)知,父件还未验收

6、入库时子件AL不会被冲销,故此处已知表3.6中AL是由已知表3.5计算得来。如子件C有父件X和Y,故AL(C)=SR(X)*QPXC+SR(Y)*QPYC=580。 (三三)第一次第一次MRP系统运作系统运作(参见书与参见书与EXCEL)(四四)第一周实际业务发生情况第一周实际业务发生情况(假设假设)1. 各物料逾期和第1期POR将被正式发放。2. 各物料逾期和第1期SR正常收料,C、D、E因为质量缺陷各报废5、20、40。3. 物料A、C、D、E因意外使用而消耗的库存分别为5、10、20、5。4. 到期顾客定单按时完成且已从库中足额提货.5. 顾客要求第4/5期X所有定单提前至第3期交货.6

7、. 顾客紧急要求将第2期产品Y的所有定单取消.7.第13期,X和Y新增GR200,C新增独立需求10. 7(五)滚动逻辑讲解(第一周业务对第二次MRP的影响) 1.各物料POR发放引发其SR及相应子件AL新增 表3.9 第一周各物料POR发放引发该物料SR及相应子件AL新增情形物料XYABCDEPOR发放详情POR(1)=400POR(1)=180POR(1)=180POR(1)=940POR(1)=800POR(1)=400POR(1)=0相应SR新增详情SR(2)=400SR(2)=180SR(3)=180SR(3)=940SR(4)=800SR(3)=400SR(3)=0子件AL新增总量

8、18098058023518082.各物料SR收料及相应子件AL冲销情形 表3.10 各物料SR收料及相应子件AL冲销情形物料XYABCDESR收料总量 400 1800800 800 400 600收料中报废数量000052040子件AL冲销总量180 800 580 200093.下次下次MRP运作时各物料库存状态信息运作时各物料库存状态信息OH、AL和和SR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情况 由上述第3、4项实际业务,并依据以上各物料多种相关变量间的相互转换情况,可求出下次MRP运作时各物料库存状态变化情况。其中,SR的增加与消减变化汇总至表3.11,读者也可对照前后两次MPS和MRP报表以观察SR变

9、化。对任何物料,OH和AL结果由以下两个逻辑公式计算得来:这周AL=上周AL-AL冲销+AL新增 这周OH=上周OH+SR收料-SR报废-AL冲销-意外消耗-定单取货10表3.12 下次(第二次)MRP运作各物料OH和AL上周AL上周OHSR收料SR报废AL冲销意外消耗定单取货这周OHPOR发放AL新增这周ALX0200 40000100 500 4000Y0180 18000100 260 1800A180 4000018050215 180 180 180B800 1200 8000800001200 940 980 980C580 1000 80055801010 1195 800 58

10、0 580D200 400 40020200200560 400 235 235E00600400505550180 180来源计算 给定 转结 转结 计算 转结 登录 计算 转结 计算 计算11注解:1、第(1)栏AL数据是对LASTMRP表使用前文所述逻辑计算得来。2、第(2)栏OH数据是由库存子系统给出的,作为已知。3、转结与登录的区别在于转结的数据由其他子系统给出,而登录的数据取自本身子系统。4、第(3)栏SR对应LASTMRP中各物料第1期的SR,本来应该包括逾期的SR,但此处案例中逾期数量都为0,故其数目完全对应,由于该栏SR是由人工确认/下达POR模块形成的,故来源为转结。5、第

11、(4)栏SR的缺陷量/偏差由生产或库存部门给出。6、第(5)栏的数据是由第(3)栏的SR依照前文相同/相似的逻辑计算得来,代表生产出这些SR将领用/消耗掉相应的保留量。7、第(6)栏也由生产或销售部门转结而来。8、第(7)栏对应LASTMRP中各物料第1期的独立需求。9、特别要注意第(9)栏,该栏的数据是由人工确认/下达POR模块形成的,故来源为转结。12(六六)第二次第二次MRP系统运作系统运作(见书和表格见书和表格)4.MPS物料物料GR变动的情况变动的情况 (新增第13期)5.MRP物料独立需求变动的情况物料独立需求变动的情况(第13期)由于顾客定单有紧急提前和取消情况,由于顾客定单有紧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3114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