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孔孟

《我所认识的孔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所认识的孔孟(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思想家、教育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尊为会里,被尊为“圣人圣人”和和“亚圣亚圣”。他。他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们的思想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的影响,甚至远及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地,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位。 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育家。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他十五岁立志学习,先后做过吹鼓手
2、、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吹鼓手、仓库和牧场管理员、小司空(掌管工程掌管工程)及司寇及司寇(掌管刑法掌管刑法),曾拜老,曾拜老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子为师;五十多岁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收徒讲学,并著 书 立 说 , 编 修 整 理 了 诗 、著 书 立 说 , 编 修 整 理 了 诗 、书、礼、乐、周易、书、礼、乐、周易、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春秋等书,直至七十三岁逝世。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是研究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
3、在战国孔子思想和生平最珍贵的资料,成书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初期(公元前400年左右)。东汉时,论语进年左右)。东汉时,论语进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入经书行列,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之书。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孟子合编为“四书四书”,其中论语,其中论语被列于首位被列于首位。元明清六百年间,元明清六百年间,“四书四书”一直一直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据称孔子门人多达三千人,比较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出名的就有七十二人。这些弟子及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思想学说,其后学努力传播孔子的
4、思想学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学派,即儒家学派。“七十二贤人七十二贤人”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中,有以德行著称的颜回、闵损,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以口才著称的端木赐、宰予,以政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事著称的冉求、仲由,以孝道著称的曾参等人。的曾参等人。孔子的伦理思想孔子的伦理思想“仁仁”。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仁仁”最简单的表述就是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爱人爱人”,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即对人尊重和同情,它是统摄“义、义、礼、忠、恕礼、忠、恕”等德行的最高理想等德行的最高理想
5、, ,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标准。 孔子的政治理论孔子的政治理论“德治德治”与与“正名正名”。孔子提出孔子提出“德治德治”的治国主张的治国主张, ,认为统治认为统治者应者应“正己然后正人正己然后正人”, , 以德治民。他把以德治民。他把“仁仁”扩充到政治领域扩充到政治领域, , 要求君主爱民要求君主爱民, , 施行仁政。施行仁政。他还提出他还提出“正名正名”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的主张,认为上起天子、下至平民下至平民, , 都应安守本分都应安守本分, , 名实相符,并名实相符,并由此提出由此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的人伦观。人伦观。孔子的天命
6、观孔子的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主张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他主张祭。他主张祭祀祀, , 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是对鬼神表示诚敬的意思, , 至于鬼至于鬼神是否存在神是否存在, , 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则可以不问。相对于天命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鬼神而言,孔子更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问题放在优先地位。孔子的教育观孔子的教育观有教无类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 , 而要一视而要一视同仁同仁, , 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开平民教育之
7、先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因材施教”,重,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的源头。学思并重学思并重:在治学方法上:在治学方法上, ,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孔子主张学思并重, , 认为认为“学学而不思则罔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对于学术的传授:对于学术的传授, , 孔子教以孔子教以“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四目四目, , 并以并以“诗、书、礼、乐诗、书、礼、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等内容教导学生。故孔子之教之教, , 可
8、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可谓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亚圣”。 孟子能成为孟子能成为“亚圣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