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桩工施工方案



《打入桩工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入桩工施工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打入桩施工工艺按照相关要求,三明2#立交桥预制方桩施工在全面展开之前需选择21棵预制桩进行实验性打桩。通过试桩让我们更了解现场地质情况、检验前期各方面(机具、设备)的准备、应对措施是否有效。先将试桩工艺介绍如下:一.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向莆线三江镇至福州段站前工程三明北2号立交桥施工图(DK353+351.1) 2.项目部编制的三明2#立交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现场勘察和调查情况:4.项目部施工管理、技术与质量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实力以及各类专业人才等资源条件。二打入桩试桩施工工艺(一) 施工准备1.材料(1) 钢筋砼预制方桩必须在场地养护不小于14天,才能用于施工现场.(2) 接桩用的焊
2、条的牌号不能小于”5”系列的.焊缝要饱满,搭接长度符合要求.(3) 钢板或角钢的材质、规格因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质保书或检验报告,宜采用低炭钢。(二) 操作工艺1. 桩夹应平稳地夹设在打桩部位,用钢缆拉牢,打桩机的安装,必须按照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安装就位。3. 桩机就位。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垂直稳定,确 保在施工中不倾斜、移动。4. 起吊预制桩。先拴好吊桩的钢丝绳及索具,然后应用索具捆绑住桩上端约50cm处,起动机器起 吊预制桩,使桩尖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插桩必须正直,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 0.5%,再在桩顶扣好桩帽,即可斜去索具。桩帽与桩周边应留5-10cm的间隙,锤与桩
3、帽、桩帽 与桩顶之间应有相应的弹性衬垫,一般采用麻袋、纸皮或木砧等衬垫材料,锤击压缩后的厚度以 120-150mm为宜,在锤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及时更换。5.稳桩。桩尖插入桩位后,先用低锤击一二下,桩入土一定深度后,再使桩垂直稳定。10m以内短 桩可目测或吊线锤纵横双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桩必须用线锤或经纬仪纵横双向校正。6.桩在入土前,应在桩架或桩身上设置尺寸标志,以便在施工中观测、记录。7.打桩。打桩宜重锤低击,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选 用。8.打桩的顺序宜按下列原则确定:(1) 打桩顺序可采取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施打。(2) 根据平面位置进行施打试桩
4、,记录打进深度。(3) 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进行施打。(4) 根据桩位与原有建筑物的距离,宜先近后远进行施打。9.接桩。(1) 在桩长度不够的情况下,采用焊接接桩,焊接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之间的间 隙应用铁片垫密焊牢。焊接时,应采取措施,一般对称焊接,以减少变形,焊缝应连续、饱(2) 接桩一般在距离地面 1m左右进行。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量 不得大于 1桩长。(3) 接桩处的焊缝应自然冷却10-15min后才打入土中,对外露铁件应刷防腐漆。10.送桩。“送桩(工具)”的中心线应与桩身吻合一致方能进行送桩。送桩深度 一般不宜超过 2m。11.
5、当桩的打入深度和贯入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土深处的地质情 况,即可进行控制。一般以要求最后三次十锤的平均灌入度不大于开始打入的锤击次数,并且三次十锤的贯入 度不能递增。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收锤,移动桩机。12.打桩时应由专职记录员做好施工记录。开始打桩时,应记录每沉落 1m所需的锤击数并记录桩锤 下落的平均高度。当下沉接近设计标高和灌入度要求时,应在一定的落锤高度下,以每落锤十击为 一阵击阶段,测量其贯入度并登记入表。13.打桩时出现下沉异常现象的判断和处理(1) 打桩过程中发生下沉量突然增大,原因是桩尖穿过硬土层进入软弱土层,或桩已被打断,此 时应对照地质资料进行检查,若
6、桩尖进入软土层,应继续施打;若桩身被打断,应会同有关 单位研究补桩方案。(2) 桩到一定深度后打不下去,或桩锤和桩突然回弹,原因可能是桩尖碰到孤石或已打到硬土 层,这时应减小桩锤落距,慢慢往下打,待桩尖穿过障碍之后再加大落距,如仍打不下去, 应根据地质资料核对桩尖入土深入的土质情况,会同有关单位解决。(3) 施打过程中,若桩头已严重破损,不得再打,待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打。(三) 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 预制桩必须在方桩场洒水养护不小于14天才能运至现场进行使用。(2) 桩的贯入度、桩的接头节点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2.允许偏差桩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不超过100mm。(四)
7、施工注意事项(1) 桩身断裂1)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当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 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在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这时可能是桩身发生 断裂。2)原因a.桩节的细长比过 ,沉入又遇到了较硬土层。b.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桩尖偏离桩的纵轴线较大,沉入后桩身发生倾斜或弯曲。c.桩入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d.稳桩时不垂直,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用走架的方法校正,使桩身产生弯曲。e.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f.桩在反复长时间打击中,桩身受拉应力作用,当拉应力值大于同抗拉强度,桩身某处
8、即产生 横向裂纹,表面砼剥落,如拉应力过大,钢筋超过流限,桩即断裂。g.制作桩的砼强度不够,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纹或断裂未被发现。3)预防措施a.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位用钎探探测,对桩构件要进行检 查,发现桩身弯曲超过规(L/1000且 20mm)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一节桩 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40。b.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打入一定深度后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 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 行。c.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