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9病原微生物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人、畜群体、植物等损害的生物。种类繁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感染几乎威胁到每一个人,病原微生物对人类感染几乎威胁到每一个人,不少病原体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致残、致死。不少病原体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致残、致死。尤其是当由某种未知病原微生物未知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爆发或者流行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处理措施,会导致疾病的迅速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给国家、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感染性的致病因子,无论是直接感染,还是间接地散播到环境中去,对人类、动物或植物都是一
2、个现实的或潜在的危险。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评估是生物平安的核心工作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评估是生物平安的核心工作危害评估指风险评估危害评估指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定义:是指对某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其操作程序或实验定义:是指对某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其操作程序或实验活动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减少工作人员暴露的危险活动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减少工作人员暴露的危险和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和使环境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v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v 国务院,国务院,2004.112004.11v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G
3、B19489-2021GB19489-2021v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卫生部,2006.12006.1v 生物平安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生物平安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GB50346-2021GB50346-2021vWHO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 第三版,第三版,20042004vNIHNIH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v病原微生物相关专业文献和书籍病原微生物相关专业文献和书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实验室建设前:确定实验室的规模设施、布局选择生物平安级别评估职业性疾病风险管理规程和操作
4、程序实验活动中的实时评估使用后的定期阶段性评估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的技术人员参与和合作选择正确的生物平安防护水平选择正确的生物平安防护水平实验室设计建造前、实验室活动中、使用后的定期再评估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含有含有感染性感染性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的物质含有未知含有未知感染性感染性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的物质含有遗传含有遗传修饰微生物修饰微生物的物质的物质可能含有或没可能含有或没有未知感染性有未知感染性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的物质病原体的病原体的动物研究动物研究危害评估的要素危害评估的要素v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v微生物的一般生物学特性概述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v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剂量 v自然感染途径
5、、宿主范围、易感人群v实验室操作所致的除消化道、呼吸道以外的其他感染途径v暴露后的潜在结果v方案进行的实验操作v 来自临床、动物、环境等的样品信息v 所操作微生物的浓度和浓缩标本的容量v 实验方法重组DNA操作v 操作的危险性分析样品处理、仪器使用、移液等v对实验人员的要求v预防和治疗措施消毒措施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一、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一、微生物危害等级分类 是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危害等级的是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危害等级的上下是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个体和群体的感染后可能产上下是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个体和群体的感染后可能产生的相对危害程度来划分的。生的相对危害程度来划分
6、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平安管理条例2.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3.实验室生物平安通用要求4.WHO实验室生物平安手册涉及到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的主要标准病原微生物危害等级分四类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比较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公布的我国对具体病原微生物的分类详见卫生部公布的?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该名录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进行危害程度该名录对病原微生物的危害分类标准进行危害程度分类,病原微生物致病性从高到低分为第一类到第分类,病原微生物致病性从高到低分为第一类到第四类四类
7、规定了其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规定了其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规定了运输的包装要求规定了运输的包装要求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0二、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二、病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稳定性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 病原微生物为了维持其种系的生存,可借其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应对外界不利的环境,不同的微生物其稳定性不同。 对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评估除考虑其在自然界中的稳定性外,还应考虑其对物理因素与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对药物的耐药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外环境外环境冷、热、枯燥冷、热、枯燥耐酸碱、紫外线等耐酸碱、紫外线等微生物的结构微生物的结构对物理和化学对物理和化学消毒剂的敏
8、感性消毒剂的敏感性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三、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感染数量q凡能引起疾病的病原微生物都是致病生物,导致发病率高、导致发病率高、后果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同病原微后果严重的病原微生物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不同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强弱不同,生物的致病力强弱不同,即使同类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毒株也还可以有不同强度的致病力q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低感染剂量就可导致发病;同一微生物同一微生物感染数量越大,其暴露的潜在后果也越严重。感染数量越大,其暴露的潜在后果也越严重。同时微生物对感染个体的致病性与被感染者的体质、免疫状态以及对该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有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
9、中心1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高致病性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发病率高发病率高后果严重后果严重不同病原体不同病原体同类病原微生同类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毒株物不同菌、毒株致病力致病力强弱差异强弱差异致病性差异致病性差异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低感染剂量低感染剂量就可导致发病就可导致发病同一微生物感染同一微生物感染数量越大,数量越大,其暴露的潜在后果其暴露的潜在后果也越严重也越严重与被感染者的体质与被感染者的体质免疫状态免疫状态对该病原微生物对该病原微生物易感性有关易感性有关低剂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暴露后暴露后感染后感染后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致病性致病
10、性机体的抵抗力机体的抵抗力免疫性免疫性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剂量剂量是否是否发病发病病症病症轻重轻重四、传播途径四、传播途径q 应当了解疾病是否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和人与人之间传播,其 传播方途径是否是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媒介传播等q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传染病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扩散流行,其传播方式往往是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如SARS病毒引起的SARS流行,或通过口腔经消化道传播如甲肝病毒引起的甲肝流行,因此对人人传播的疾病尤其是呼吸道传播的疾病应当给予较高的病原危害等级确定q传播速度同时还受到病原微生物的种类、致病性、人群的流动、季节等因素的影响q突发传染病的未知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可能不明确,
11、而实验室感染大多由空气传播的致病因子引起,所以最好先考虑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传播途径的了解对未知病原危害级别评估非常重要传播途径的了解对未知病原危害级别评估非常重要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呼吸系统传播呼吸系统传播粪口途径传播粪口途径传播经血传播经血传播虫媒媒介传播虫媒媒介传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宿主病原微生物的宿主当一种传染病自然发生时,其宿主无非是人或动物。未知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很难确定宿主。 应考虑疾病发生与某种动物是否有明显关联,是否是某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及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人口密度等。同时应关注当地自然疫源性疾病或传染病的历史资料。上海市疾病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