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实验室资质认定和管理体系



《环境实验室资质认定和管理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实验室资质认定和管理体系(6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1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的产品是什么?2什么样的数据能为社会服务?3学生实验数据?经过权威机构的认定实验室在认定的能力范围内的数据?开设检测实验室管理课程目的 一、环境监测专业的需要 二、环境监测业务规范化发展的需要 三、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实验室安全管理 主要参考资料: 1、检测实验室管理体系建立指南(第二版)夏偕田、孟小平,化学工业出版社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吴邦灿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3、环境监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中国计量出版社第七章 实验室认证和实验室认可(P131) 一、实验室认可一、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 是由经过授权的认可机构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
2、按照约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告以正式承认其能力的活动。 实验室认可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对检测和校准(计量)实验室的能力进行评价和正式承认的一种制度。(一)实验室认可的意义 围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这个核心,实验室认可对客户、实验室的自我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1)贸易发展的需要 (2)政府管理部门和客户的需要 (3)社会公证活动的需要 (4)产品认证发展的需要 (5)实验室自我改进和参与检测市场竞争的需要 三、实验室认可的国际发展概况三、实验室认可的国际发展概况 (一一)实验室认可活动的发展实验室认可活动的发展1947年,澳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年,澳
3、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并成立了认可机构并成立了认可机构澳大利亚国家检测机构协会澳大利亚国家检测机构协会(NATA)。20世纪世纪60年代英国也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年代英国也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70年代,美国、新西兰和法国等国家也开展了实验室认可活年代,美国、新西兰和法国等国家也开展了实验室认可活动。动。80年代实验室认可发展到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年代实验室认可发展到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建立了实验室认可机构,90年代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年代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包括我国)也加入了实验室认可行也加入了实验室认可行列。列。(二二)几
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实验室认可机构 1澳大利亚实验室认可组织 NATA(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esting Authorities) 2英国实验室认可组织 3其他国家的实验室认可组织 (三三)国际与区域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国际与区域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1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产生的原因 2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 3区域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1)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 (2)欧洲认可合作组织(EA) 4实验室认可的相互承认协议(MRA) 签署MRA协议的各认可机构应遵循以下原则: 认可机构完全按照有关认可机构运作基本要求
5、的国际标准(目前是ISO/IEC导则58)运作并保持其符合性; 认可机构保证其认可的实验室始终符合有关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国际标准(ISO/IEC 17025); 被认可的校准或检测服务完全由可溯源到国际基准(SI)的计量器具所支持; 认可机构成功地组织开展了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活动。(四四)实验室认可的相关国际标准和文件实验室认可的相关国际标准和文件 1ISO/IEC 17025:1999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1)ISO导则25:1978实验室技术能力评审指南。 (2)第二版的ISOIEC导则25:1982检测实验室基本技术要求。 (3)ISO导则25的第三版ISOIEC导则25:
6、1990校准和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4)ISO和IEC于1999年12月15日发布了用以取代ISO/IEC导则25的ISO/IEC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国际标准。 (5)随着ISO已发布2000版的ISO 9000族标准, ISO和IEC于发布了ISOIEC 17025:2005标准。 (6)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于2006年6月新发布的CNASCL01:2005等同于ISOIEC 17025:2005标准,其内容与2000版的ISO 9000族标准相协调。二、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动二、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动 (一)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我国的实验室认可活
7、动的产生和发展 1980年年原国家标准局和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SACI)分别研讨和逐步组建了实验室认可体系。 1986年,原国家计量局依据计量法对全国的产品质检机构开展计量认证工作。 1994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依据ISOIEC导则58成立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L) 1996年,依据ISOIEC导则58,改组成立了“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委员会”(CCIBLAC)。2000年8月召开的CCIBLAC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将CCIBLAC名称更为“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实验室认可委员会”。 2002年7月4日将原CNACL和原CClBLAC合并成立了“中国实验室
8、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实现了我国统一的实验室认可体系。 (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 ( 2006年3月31日成立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英文缩写为:CNAS)。CNAS是在原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和原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基础上整合而成的。 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三)CN
9、AS的宗旨 推进合格评定机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等要求推进合格评定机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等要求加强建设,促进合格评定机构以公正的行为、科加强建设,促进合格评定机构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四)CNAS的主要任务1、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国际和国家标准、规范等,建立并运行合格评定机构国家认可体系,制定并发布认可工作的规则、准则、指南等规范性文件;2、对境内外提出申请的合格评定机构开展能力评价,作出认可决定,并对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进行认可监督管理;3、负责对认可委员会徽标和认可标识的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4、组织开
10、展与认可相关的人员培训工作,对评审人员进行资格评定和聘用管理; 5、为合格评定机构提供相关技术服务,为社会各界提供获得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的公开信息; 6、参加与合格评定及认可相关的国际活动,与有关认可及相关机构和国际合作组织签署双边或多边认可合作协议; 7、处理与认可有关的申诉和投诉工作; 8、承担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工作; 9、开展与认可相关的其他活动。(五)CNAS的国际互认 目前我国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35个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认可机构签署了互认协议,已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54个实验室认可机构签署了互认协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将继续保持原CNAB和原CNAL
11、在IAF、ILAC、APLAC和PAC的正式成员和互认协议签署方地位。 (六)CNAS的主要进展 截至2007年7月底,CNAS累计认可实验室1946个,其中检测实验室2501个。校准实验室408个,医学实验室8个,生物安全实验室25个,标准物质生产者3个,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11个。(七)我国实验室认可条件(七)我国实验室认可条件 1、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 2、按认可规则、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说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运行至少6个月,进行了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并可以在3个月内接受现场评审; 3、遵守CNAS认可规则、认可政策的有关规定,履行相关义务; 4、在申请范围内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