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摘自近十年中考题) - 含答案-

上传者:7****1 2022-07-12 02:36:36上传 DOC文件 22KB
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摘自近十年中考题) - 含答案-_第1页 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摘自近十年中考题) - 含答案-_第2页 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摘自近十年中考题) - 含答案-_第3页

《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摘自近十年中考题) -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摘自近十年中考题) -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晏子谏景公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偱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腿下白色的皮毛缝制的皮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

2、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士人已任职的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3公被狐白之裘被: (4乃令

3、出裘发粟裘: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之谓失其本心(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11.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2分12.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答案:9.何加:有什么好处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被:同“披”,披着,穿着裘:皮衣,御寒的衣物10.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11.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12.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

4、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蹴尔而与之(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4其弟子谏曰( 22.翻译句子(4分(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

5、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答案:(四阅读两个文言语段21.(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24.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25.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26.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

6、他,公仪先生却不接受。他弟弟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公孙仪懂得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

7、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泫(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2天祥泫然出涕涕: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译文:(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译文: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4分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

8、屈: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分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分文天祥押到潮阳,见到张弘范(降将张弘范的手下让文天祥下跪。文天祥不跪!张弘范就像招待客人一样对待文天祥!张弘范押文天祥到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那样行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就写了过零丁洋一诗给张弘范。张弘范读到诗最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崖山被攻陷后,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弘范说:“你的国家已经来亡,你作为宰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701225.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