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解读2015.6.1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解读2015.6.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解读2015.6.1(30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吕梁市卫生局吕梁市卫生局 董小清董小清 2015.06 2015.06讲解提纲讲解提纲 一、一、背景背景 二、基本原则二、基本原则 三、目标三、目标 四、策略与措施四、策略与措施 五、保障措施五、保障措施p落实精神落实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 “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慢性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 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积
2、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背景制定背景 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慢性病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切相关。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加快,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升,现有确诊患者2.62.6亿亿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
3、致的死亡已经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贵、致残致死率高。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70%,是群众因病,是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p 控制危害控制危害制定背景制定背景 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全社会对慢性病严重危害普遍遍认识认识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不足,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4、工作机制尚未建尚未建立,慢性病立,慢性病防治网络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亟待加强。 “十二五十二五”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时期是加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把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治工作作为改善民生、推进医改的重要内容,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尽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快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p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制定背景制定背景防治规划-简介印发部门:国家印发部门:国家1515部委规划部委规划规划时间:规划时间:2012-20152012-2015年,
5、年,3.53.5年年规划框架:背景、基本原则、目标、策略与措施、规划框架:背景、基本原则、目标、策略与措施、 保障措施保障措施主要内容:主要内容:8 8个目标、个目标、2222个指标、个指标、7 7项策略措施、项策略措施、 5 5项保障措施项保障措施规划意义:慢病领域的第一个防治规划,第一个多部规划意义:慢病领域的第一个防治规划,第一个多部 门防治规划门防治规划最大挑战:如何协调贯彻落实最大挑战:如何协调贯彻落实防治规划-简介2012年10月11日,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食药局13个部门联合转
6、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吕卫疾201227号)。p原则一: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逐步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相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为指导,逐步建立各级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治协调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跨部门慢性病防治协调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体系,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
7、,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基本原则基本原则p 原则二原则二: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 程度,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具体防治目标和控制策略,关注弱势群体程度,制定适合不同区域的具体防治目标和控制策略,关注弱势群体 和流动人口,提高慢性病防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防治效果。和流动人口,提高慢性病防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防治效果。p原则三:原则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
8、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 ,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p 总目标: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落实部门职责,降低
9、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环境,落实部门职责,降低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水平,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控制由慢性病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的社会经济负担水平。 至至20152015年年规划目标规划目标p 具体目标:具体目标:至至20152015年年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50%以上,以上,35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70%和和50%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50%的县(市、的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
10、区覆盖全国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0%10%以上以上县(市、区)。县(市、区)。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 9克克以下;成年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人吸烟率降低到25%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例达到32%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12%以内,儿童青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少年不超过8%8%。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40%,管理人,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脑卒中
11、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制在5%5%以内,死亡率下降以内,死亡率下降5%5%; 30%30%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的癌症高发地区开展重点癌症早诊早治工作。 40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控制在8%8%以内。以内。 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适龄儿童窝沟封闭覆盖率达到20%20%以上,以上,1212岁儿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童患龋率控制在25%25%以内。以内。 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国全人群死因监测覆盖全国90%90%的县(市、区),慢的县(市、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全国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覆盖全国50%50%的县(市、区),营养的县(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