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2014高三一轮复习



《等高线2014高三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2014高三一轮复习(5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0 0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1.甲地的海拔是多少?甲地的海拔是多少?2.乙地的海拔是多少?乙地的海拔是多少?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是多少?是多少?读图回答读图回答1500米米500米米1000米米1. 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海海 拔拔(绝对绝对 高度高度):相对高度相对高度:投影投影等高线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等高线等高线 。坡缓的坡缓的地方地方坡陡的坡陡的地方地方等高线等高线 。密集密集稀
2、疏稀疏 等高线不能相交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陡陡崖崖处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可以重合。 同线等高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零米。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全图一致 :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高度差。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限于图幅限于图幅)不一定全部闭合。不一定全部闭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
3、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 等高线等高线稀疏稀疏的地方表示的地方表示缓坡缓坡,密集密集的地方表的地方表示示陡坡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形态: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2)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谷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峡谷等山顶山顶鞍部鞍部山脊山脊陡坡陡坡缓坡缓坡山谷山谷山山体体的的不不同同部部位位山山脊脊山山脊脊山山谷谷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等高线数值凸向低值
4、,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易形易形成分水岭!成分水岭!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等高线数值凸向高值,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易发易发育河流!育河流!400C500600600D500400(1)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如下图。注意:注意:(2)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凹形坡”;等高线先疏后密,为;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凸形坡坡”,“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E EYX XN NM500700700600600500800800图2100300200米米100300200
5、米400XYXYMNMNE鞍部鞍部请分别作出沿XY、MN的剖面线500G1000河流河流FF陡坡、陡坡、G缓坡缓坡500520510530500520540等高线特别密集以至几条等等高线特别密集以至几条等高线重合,表示陡崖峭壁高线重合,表示陡崖峭壁H峡谷峡谷H H300300400400河流例例1、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沿)沿AB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甲或乙),沿沿CD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方向所作的地形剖面图是 (甲或乙)(甲或乙) (2)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在等高线图上标出山脊和山谷的位置乙乙山脊山脊山脊山脊山谷山
6、谷山谷山谷甲甲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 AA点点 BB点点 CC点点 DD点点 A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1、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各种地形(小地形)的等高线形态(1)山峰:)山峰:(2)小盆地:)小盆地:(3)山谷:)山谷:(4)山脊:)山脊:(5)鞍部:)鞍部:(6)陡崖:)陡崖:(7)凹坡:)凹坡:(8)凸坡:)凸坡: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大。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闭合曲线中间数值最小。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等高线弯向数值大的区域。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等高线弯向数值小的区域。位于两山顶之间位于两山顶
7、之间,一组山脊的最低处,一组山谷的最高处。一组山脊的最低处,一组山谷的最高处。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等高线的重合处,山谷处的陡崖有瀑布。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高密低疏是凹坡视野好。低密高疏是凸坡视野不好。低密高疏是凸坡视野不好。例例2、读下图为我国某省、读下图为我国某省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的地形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回答据此回答1214题。题。1212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该省自东往西排列的地形依次是()A A山地、丘陵、平原、湿地山地、丘陵、平原、湿地 B B湿地、山地、丘陵、平原湿地、山地、丘陵、平原C C山地、湿地、丘陵、平原山地、湿地、丘陵、平原 D D丘陵、山地、
8、平原、湿地丘陵、山地、平原、湿地A3、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1)推算等高线的值:)推算等高线的值:(2)计算相对高度:计算相对高度:(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垂直相对高度垂直相对高度tan坡度角坡度角= = 水平距离水平距离(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2 2)判断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特征:(1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判断水系、水文特征:4、综合应用判读、综合应用判读二、等高线地形图二、等高线地形图(3 3)地形
9、状况与区位选择:)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练习练习3: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上图,图中等高线表示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回答:图中盛行风向为图中盛行风向为_风;风; Q对对P点的最大相对高度点的最大相对高度H可以达到多少?可以达到多少?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_地区。地区。西北西北59HHA100米;米;B B:50米米HB0米。米。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线闭合区域:闭合区域: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低于
10、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值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若其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 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 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值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即(即“低的更低,高的更高低的更低,高的更高”。)。)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100m、200m200m、300m300m、400m400m,求城镇与,求城镇与H H地的地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H H1 1取值范围?若取值范围?若相对高相对高度最大值度最大值为为h h,则,则h h为多少?为多少?200mH200mH1 1300m300m299mh300m
11、299mh300mHI城镇河河流流100400200300B B、计算相对高度:、计算相对高度:A AB B陡崖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最小相对高度。最小相对高度。 公公 式:式:(n n1 1)dHdH(n+1n+1)d d(H H为相对高度,为相对高度,d d为等高距,为等高距,n n为重合的为重合的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例:该图中例:该图中A A、B B两点以及陡崖的相两点以及陡崖的相 对高度是多少?对高度是多少?AB的相对高度: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