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

上传者:2****5 2022-06-24 08:55:35上传 DOC文件 699.51KB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_第1页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_第2页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_第3页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梯形图程序设计基础(24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梯形图仿真继电器控制电路电动机启、停控制电路 电动机启、停控制梯形图S7-200所接输入/输出设备图与S7-200梯形图关系的图示 PLC控制的基本电路1 单输出自锁控制电路启动信号I0.0和停止信号I0.1持续为ON的时间般都短。该电路最主要的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 多地控制2 多输出自锁控制电路(置位、复位)多输出自锁控制即多个负载自锁输出,有多种编程方法,可用置位、复位指令3 单向顺序启停控制电路1. 单向顺序启动控制电路是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序动作。只有Q0.0启动后,Q0.1方可启动,Q0.2必须在Q0.1启动完成后才可

2、以启动。2. 单向顺序停止控制电路就是要求按一定顺序停止已经执行的各机构。只有Q0.2被停止后才可以停止Q0.1,若想停止Q0.0,则必须先停止Q0.1。I0.4为急停按钮。4 延时启停控制电路1.延时启动控制 设计延时启动程序,要利用中间继电器(内部存储器M)的自锁状态使定时器能连续计时。定时时间到,其常开触点动作,使Q0.0动作。 2.延时停止控制 定时时间到,延时停止。I0.0为启动按钮、I0.1为停止按钮。3.延时启停控制电路该电路要求有输入信号后,停一段时间输出信号才为ON;而输入信号0FF后,输出信号延时一段时间才OFF。 T37延时3 s作为Q0.0的启动条件,T38延时5 s作

3、为Q0.0的关断条件。5 超长定时控制电路S7-200 PLC中的定时器最长定时时间不到1 h,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或更长时间的定时控制,这样仅用一个定时器就不能完成该任务。 下例表示在输入信号I0.0有效后,经过10 h 30 min 后将输出Q00置位。 T37每分钟产生一个脉冲,所以是分钟计时器。C21每小时产生一个脉冲,故C21为小时计时器。当10 h计时到时,C22为ON,这时C23再计时30 min,则总的定时时间为10 h 30 min,Q0.0置位成ON。经验设计法及注意事项应用程序设计过程中,应正确选择能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参数作为控制参量进行控制;应正确

4、处理各执行电器、各编程元件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配合的关系,即互锁关系。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有多种,常用的设计方法有经验设计法、顺序功能图法等。1 经验设计法经验设计法要求设计者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较多的典型应用程序的基本环节。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凭经验选择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其设计过程是逐步完善的,一般不易获得最佳方案。程序初步设计后,还需反复调试、修改和完善,直至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经验设计法的设计不规范,没有一个普遍的规律可循,具有一定的试探性和随意性。 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1)“输入继电器”的状态由外部输入设备的开关信号驱动,程序不能随意改变

5、它。 (2)梯形图中同一编号的“继电器线圈”只能出现一次,通常不能出现,但是它的触点可以无限次地重复使用。 不能双线圈输出 能双线圈输出编写梯形图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3)几个串联支路相并联,应将触点多的支路安排在上面;几个并联回路的串联,应将并联支路数多的安排在左面。按此规则编制的梯形图可减少用户程序步数,缩短程序扫描时间。(4) 程序的编写按照从左至右、自上至下的顺序排列。一个梯级开始于左母线,终止于右母线,线圈与右母线直接相连。 桥式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 非桥式复杂电路必须修改后才能画出梯形图2 注意事项(1)先编制IO分配表,后设计梯形图。先对输入、输出信号及内部线圈进行编号

6、分配,再确定PLC各输入/输出接线端子的实际接线图。 (2)合理排列梯形图,使输入/输出响应滞后现象不影响实际响应速度。通常可根据工艺流程图按动作先后顺序排列各输出线圈,同时兼顾内部线圈、时间继电器等线圈的排列顺序,使输入输出延迟响应不影响实际输出对响应速度的要求。(3)高速计数指令、高速脉冲输出指令应尽量放在整个用户程序的前部。由于高速计数器和高速脉冲串发生器与CPU之间的信息交换是在IO扫描时进行的,所以在执行其他命令时就可能影响高速计数器、高速脉冲串发生器与CPU之间的信息交换,甚至有可能丢失脉冲。 (4)在PLC输入端子接线图中,对于同一个发信元件,通常只需选其中某一触点(例如常开触点

7、或常闭触点)接入输入端子,即对一个发信元件,它只能占一个输入地址编号。(5)合理接入输入信号的触点(常开或常闭触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PLC实际IO接线图中,某输入信号(如按钮)究竟是接入电器的常开触点还是常闭触点,应从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角度考虑。当输入端接线故障断线时,设备状态应向着安全的状态发展。因此,停止按钮应以常闭触点接入PLC输入接线端子,而启动按钮应以常开触点接入PLC输入接线端子(为便于理解,本书前面章节各图均按常开触点接入处理)。(6)从安全考虑,重大安全部分不接入PLC的输入端,而做硬件处理。例如,紧急停车按钮、互锁触点、紧急限位开关、热继电器控制触点等,接至PL

8、C的输出端子上,直接对输出负载(KM1、KM2)进行控制,以保证PLC故障时不损坏设备,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7)应保证有效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要保证输入信号有效,输入信号的电平保持时间必须大于PLC一个扫描周期。除非对开关量输入信号设置允许脉冲捕捉功能,这样就允许PLC捕捉到持续时间很短的脉冲。(8) PLC指令的执行条件有信号电平有效和跳变有效的区别,编程时应加以注意。 (9)由电气控制图转换为梯形图时应注意:对旧设备改造时可借鉴原继电器控制电路图转换为梯形图。继电器控制电路图中的电器触点大多为先断后合型,而PLC梯形图中的“软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的状态的转换是同时发生的。设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38381.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