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技术讲座2(营销部)



《预拌混凝土技术讲座2(营销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技术讲座2(营销部)(3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营销部培训部分2012年3月10日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与耐久性指标的关系(标号(标号差在哪里体现)(等级、强度与价格有哪些体现性重点应差在哪里体现)(等级、强度与价格有哪些体现性重点应在普通商品混凝土)(在普通商品混凝土)(7天、天、28天抗压的几种情况及应天抗压的几种情况及应对方法)(浇筑什么部位适用哪些标号及哪些要求的混凝土)对方法)(浇筑什么部位适用哪些标号及哪些要求的混凝土)2 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及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各种标号的混凝土初终凝、下料要求)(影响初凝的(各种标号的混凝土初终凝、下料要求)(影响初凝的几种原因及应对)(混凝土最易出现的几种变质情况及应对几种原因及应对)(混凝土最
2、易出现的几种变质情况及应对处理办法)(混凝土到工地后会出现的几种突发状态及应对处理办法)(混凝土到工地后会出现的几种突发状态及应对方法)方法)3 硬化后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对使用方施工方(对使用方施工方简易的表述混凝土养护的要求)简易的表述混凝土养护的要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或兆帕MPa)表示。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龄期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为5%。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在强度等级的基础上具
3、有一定富裕系数的强度值,大小与工程的重要性和施工水平有关。其表达式如下fcu.ofcu.k+t 例如常用的等级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 水胶比混凝土配合比中水与胶凝材料(水泥、矿粉和粉煤灰)的比值,水胶比是配合比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参数。水胶比的大小与混凝土的强度成反比,即水胶比大混凝土强度低,水胶比小混凝土的强度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建立水 fcu.kC20C25C30C40C50(MPa)345fcu.o(MPa)25.030.036.646.658.3 胶比与抗压强度的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建立水胶比与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冻等级关系的试验工作,这些关系的建立需要通过大量而细致的
4、混凝土试验工作才能得到。 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设计是根据荷载的计算得到,而抗冻和抗渗等耐久性指标则是根据结构物的使用年限和抵抗环境水压力的大小而定。因此,在具有耐久性要求的特制品的混凝土设计指标里,强度等级和抗渗、抗冻等级的要求不一定匹配即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这些要求的水胶比不一定相同。例如C25P8的混凝土,按照目前 搅拌站使用的通用品混凝土配合比,就能满足C25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但满足P8的抗渗要求的水胶比可能比满足C25强度要求的水胶比要小,其水胶比可能可以满足C30甚至C35的混凝土等级的要求;同理,如 C25F100的混凝土,满足强度要求C25的配合比即可,但满足F100抗冻等级要求
5、的混凝土配合比可能需要C35的。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条文里,规定在有抗压强度、抗渗等级和抗冻要求时,选用的水胶比必须能够同时满足设计的各种要求。而同时满足的意思即为必须选用最小 的水胶比,来进行具有多种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混凝土的强度大大超出设计的要求。这也就是上述的C25P8的等级混凝土,可能需要C30或C35混凝土的原因所在;再假如 C25F100的混凝土,可能需要C35的混凝土。因此,特制品混凝土与通用品混凝土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正是由于建筑设计上存在的这些原因,才导致了混凝土的通用品和特制品的配合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其生产成本存在着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6、。不仅如此,即使是通用品混凝土,使用的石子粒径和要求的坍落度不同,混凝土配合比的组成也不一样。石子粒径小,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胶凝材料用量就高;坍落度要求越大,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胶凝材料用量也随之增高。例如C30混凝土在相同坍落度和强度时,需要的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比较如下:石子最大公称粒径石子最大公称粒径mm531.5520坍落度要求泵送溜槽泵送溜槽用水量kg/m3180 170 190 180胶凝材料用量kg/m3380 359 401 380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抗冻等级)的设计要求,是设计单位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所处的环境及使用年限等条件确定的;而施工单位则根据结构
7、物的尺寸和钢筋的间距确定混凝土中石子最大公称粒径,以及根据混凝土的入仓方式确定混凝土施工需要的坍落度。除此以外,如阀板之类的大体积混凝土有时还会有温度控制的要求。如要求使用矿渣水泥或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和限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以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从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可能出现的温度裂缝。混凝土从搅拌开始至设计要求的时间称为龄期,一般情况下,工民建混凝土的设计龄期往往以28天为准。而一些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降低水泥水化热引起的内部温升,大都采用60天或90天的设计龄期,目的是适当减少水泥用量来降低混凝土中的绝热温升(最高温度),以减少或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的可能。与28天的强度等级相比,采用60或9
8、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约低一个标号。混凝土强度在28天前增长较快,3天可达到28天强度的3050%,7天可达到28天的6080%,强度增长系数视混凝土等级和温度高低而不同。夏天气温高强度增长快,冬天气温低强度增长慢。混凝土终凝后,强度随着混凝土所处的环境而以不同的速度增长。一般来说,适宜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反应的条件是温度不小于20和潮湿的环境,因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求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的原因就在此。冬天由于气温较低,为满足混凝土的强度发展需要,还要求在混凝土表面采用草席或麻袋保温保湿的措施,以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因此,可见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对于有张拉要求的预应力混凝土,除
9、了要求采用正确的养护方法外,一般还预留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到时进行试压,供预应力张拉时参考。混凝土从加水拌和开始,水泥的水化反应也就同步开始进行。由于水化反应需要不断的消耗水分,加上水分的蒸发,混凝土的坍落度就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小即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这就是俗称的坍损坍损,坍损现象在高温季节和运输时间偏长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坍损现象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使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变差。为此,搅拌站一般都在现场采用二次添加减水剂的方法在搅拌车里加入适量的减水剂来恢复混凝土的和易性。采用二次添加减水剂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加入的减水剂数量应在试验室规定的范围内;加入减水剂后应高速搅拌2分钟以上方可
10、放出混凝土,这样才可以避免因搅拌不匀造成混凝土局部减水剂过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不凝固或凝结时间的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混凝土从加水拌和至达到贯入阻力为3.5MPa所经历的时间称为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初凝时间是混凝土完全失去流动性,开始结晶的标志。因此,混凝土的施工必须在初凝时间内完成,初凝时间对混凝土的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初凝时间可以理解为允许混凝土的运输、入仓和振捣的所有工作必须完成的时间界限。因此,要求混凝土从搅拌到施工需要密切配合,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目前,在使用缓凝高效减水剂及掺入粉煤灰和矿粉,在实验室条件下(20),C30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大约为13小时左右,但在室外高温日晒和风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