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丰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血染的丰碑》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染的丰碑》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血染的丰碑(节选)半山翠竹半山松,七分留在岸陆,三分 在海中。竹山门雄赳赳耸峙在浙江舟山的定海城南。竹山门,你是祖国东方的一座海上大门。那三总兵纪念塔,就 是你门楼上高耸入云的旗杆。 你面对浩淼太平洋,身后绵延着富庶的 锦乡江南,像伟岸的哨兵扼守在东海通往大陆的黄金水道上。竹山门是我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一座血染的大门。一个半世纪前鸦片战争关键性一仗一一第二次定海战役,就发生在这里。中午时,他发觉各处炮声渐渐稀落下去,意识到凶多吉少。俄 顷,哨探接连来报,方阵地都已失守。派去大营求援的信使,这时竟 又两手空空回来了。他感到这已是最后关头,决定以死报国。这时, 占领竹山门的英军山洪
2、般朝土城涌下来, 葛云飞急令炮手开炮,可城 上炮位都是面向大海固定住的,炮手奋力搬扳仍纹丝不动。情急之下, 葛云飞上前掇抱炮身,猛一发力,竟将这大铁疙瘩转了个向,随即便 操炮发射,一直打到炮身红透,无法再打。这时英军已冲至跟前,大 炮用不上了,他纵身跳上城头,一声大喝:“好汉子,快跟我杀贼去!”城上仅有的200名守军,各持快刀,发一声“杀” !像阵旋风 跟着葛云飞,勇猛地冲入十倍于自己的敌群!竹山门下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刀光剑影,兵刃相击,铮铮然响成一片。冲在最前面的葛云飞见迎面上来个手举绿旗的英军 头目,喝一声:“逆贼终污吾刀! ”手起刀落,连人带旗杆一劈两段。 由于用力过猛,快刀断成
3、两截。他忙从腰间抽出两把佩刀,挥舞着一 路杀将过去,一直杀上竹山门。这时从崖上纵身跳下一英军小头目, 手举长刀,照着他脸劈来。葛云飞举刀一拨,小头目的长刀从右边呼 的劈过,削去他半张脸,他竟浑然不觉。小头目见葛云飞只剩着半个 血淋淋的面孔,仍豪气不减,挥刀直取自己,惊骇得都傻愣了。这时 一旁又窜出一个敌兵,对着葛云飞后背放了一枪。子弹从他后背射进, 前胸穿出,留下一个血洞,顿时血涌如注。国上来的英军用长枪朝他 身上疯狂乱戳。葛云飞身中 40余枪,浑身血染,仍倚崖屹立在竹山 门上,须发怒张,一目如炬,双手紧握着两把佩刀,仿佛继续在抗击 着侵略军!血战六昼夜的定海战役就这样悲壮失败了。这是鸦片战争
4、中敌 我双方参战人数最多、规模最大、交火时间最长、伤亡也最惨重的一 次战役。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同日殉国,麾下 5800名守 军无一变节投降。将士捐躯,忠魂昭昭。至今竹山门上,仍然到处是 一座座阵亡的无名将士合葬墓。竹山门啊,你是耸立在我国近代史上一座血染的丰碑!106 .为第段横线选择词语: A.留B.扎C.插D.处107 .第段画线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多个修饰语,联系前后文, 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108 第段画线句主要是对葛云飞的描写,其表达效果109课文原题为竹山门,编者将其改为血染的丰碑 ,你更喜欢哪一个题目?为什么?【答案】106 C107 ( 1)写出竹山门的重要意义或突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隐含作者对葛云飞等将士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自豪和赞颂之情; ( 2) 引出后文英国发动两次定海战役、葛云飞等将士血战到底的内容。108 肖像 生动地写出葛云飞奋勇杀敌、宁死不降的精神和英勇殉国时的壮烈,抒发作者的崇敬之情109 更喜欢血染的丰碑 。 竹山门只写出历史事件的地点,比较直白。 血染的丰碑把将士奋勇杀敌、宁死不降、壮烈殉国的精神比作丰碑,强调历史事件的悲壮或血战六昼夜的定海战役悲壮失败,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血腥的历史,表达作者对抗英将士的崇敬、赞颂;含蓄而有悬念,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