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第3讲 可控整流电路3(三相全桥)

上传者:2****5 2022-06-17 08:59:13上传 PPT文件 1.39MB
第3讲 可控整流电路3(三相全桥)_第1页 第3讲 可控整流电路3(三相全桥)_第2页 第3讲 可控整流电路3(三相全桥)_第3页

《第3讲 可控整流电路3(三相全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讲 可控整流电路3(三相全桥)(4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可控整流电路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2.2.2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一一.电路构成电路构成:共阴极三相半波+共阳极三相半波。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3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4共阴极组电路和共阳极组电路串联,并接到变压器次级绕组上两组电路负载对称,控制角相同,则输出电流平均值相等,零线中流过电流为零三相桥式电路中变压器绕组中,一周期既有正向电流,又有反向电流,提高了变压器的利用率,避免直流磁化由于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是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串联,因此输出电压是三相半波的两倍。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5阻性负载 一个周期等分为六段二、工作原理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

2、院6阻性负载 在自然换相点换相VT1、VT6导通二、工作原理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7阻性负载二、工作原理 在自然换相点换相VT1、VT2导通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8阻性负载二、工作原理 在自然换相点换相VT3、VT2导通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9阻性负载二、工作原理 在自然换相点换相VT3、VT4导通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0阻性负载二、工作原理 在自然换相点换相VT5、VT4导通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1阻性负载二、工作原理 在自然换相点换相VT5、VT6导通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2晶闸管及输出整流电压的情况如表所示时 段IIIIIIIVVVI共阴极组中导通的晶闸管+a+a+b+b+c+c共

3、阳极组中导通的晶闸管-b-c-c-a-a-b整流输出电压udua-ub=uabua-uc=uacub-uc=ubcub-ua=ubauc-ua=ucauc-ub=ucb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3 小结小结:3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必须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必须各 有一个有一个SCR同时导通才能形成通路;一般非同相。同时导通才能形成通路;一般非同相。2 自然换相点(控制角为自然换相点(控制角为0的点)的点): 共阴极组:共阴极组: 三相相电压正半周波形的交点三相相电压正半周波形的交点t1 t3 t5 共阳极组:三相相电压负半周波形的交点共阳极组:三相相电压

4、负半周波形的交点t2 t4 t61 SCR触发导通规律触发导通规律 共阴极组:哪个阳极电位最高时共阴极组:哪个阳极电位最高时,哪个哪个SCR管应触发导通;管应触发导通; 共阳极组:哪个阴极电位最低时共阳极组:哪个阴极电位最低时,哪个哪个SCR管应触发导通;管应触发导通;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4对共阴极组正半周触发,应依次触发对共阴极组正半周触发,应依次触发T+a T+b T+c互差互差 120度;对共阳极组负半周触发,依次触发度;对共阳极组负半周触发,依次触发T-a T-b T-c互差互差120度,接在同一相的两个度,接在同一相的两个SCR触发脉冲相位差触发脉冲相位差180度。度。为保证电源

5、合闸或电流断续情况正常工作,触发脉冲为保证电源合闸或电流断续情况正常工作,触发脉冲应采用双脉冲或宽度大于应采用双脉冲或宽度大于60度宽脉冲。度宽脉冲。在负载电流连续时,每个在负载电流连续时,每个SCR导通导通120度;三相桥式全度;三相桥式全控电路的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脉动六次,对于工频控电路的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脉动六次,对于工频电源脉动频率为电源脉动频率为650Hs300Hz,比三相半波时大一比三相半波时大一倍。倍。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5 整流后的输出电压为两相电压相减后的波形,即线电压。整流后的输出电压为两相电压相减后的波形,即线电压。 控制角为零时则为线电压正半周的包络线控制角为零

6、时则为线电压正半周的包络线SCR承受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一样,即为线电压的承受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一样,即为线电压的峰值。峰值。10 SCR的换流在共阴极组的换流在共阴极组T+a T+b T+c之间或共阳极组之间或共阳极组T-a T-b T-c之间进行。整体看,之间进行。整体看, 每隔每隔60度要触发一个度要触发一个SCR,顺序为顺序为 T+a T-c T+b T-a T+c T-b;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16为了便于记忆,可画出三个相差为了便于记忆,可画出三个相差120的矢量表示共阴极组晶闸管的矢量表示共阴极组晶闸管T的的下标下标+a、+b、+c然后相应各差然后相应各差180画出共阳极组晶画出共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628370.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