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上传者:落*** 2022-05-26 08:50:53上传 DOC文件 891.50KB
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 相互作用_第1页 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 相互作用_第2页 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 相互作用_第3页

《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 相互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 相互作用(16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三章相互作用一、选择题(12小题,其中1-8为单选每题3分,9-12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1.(多选)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地面足够大。t0时,物体以2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恒为2 N 的拉力F,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则在t0之后()A.物体所

2、受摩擦力不会变化B.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 N变为2 NC.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 N变为2 ND.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 N变为2 N3.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上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4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大小为4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4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4.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120°,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不计,则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A.BFC.F D2F5.如图所示

3、,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f1、Ff2、F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f15 N,Ff20,Ff35 N BFf15 N,Ff25 N,Ff30CFf10,Ff25 N,Ff35 N DFf10,Ff210 N,Ff35 N6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B由k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

4、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7如图所示,电线AB下端有一盏电灯,用绳子BC将其拉离墙壁。在保证电线AB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不变的情况下,使绳子BC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转动至竖直方向,则绳子BC中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8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AB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C,用力F拉绳,开始时BAC>90°,现使BAC缓慢变小,直到杆AB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力 ()A大小不变 B逐渐减小C

5、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6.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轻质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如图13所示,则滑轮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m/s2)()A.50 N B.50 N C.100 N D.100 N8.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何变化()A.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变大 B.物体A的高度降低,

6、角变小C.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不变 D.物体A的高度不变,角变小9.(多选)中国选手廖辉在举重世锦赛夺得三金,打破挺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如图5所示,假设廖辉抓举质量不变,而两手臂间的夹角变大,当举起保持稳定时,两手臂的用力F1和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F1增大BF1不变 CF增大DF不变10.(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1 N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0 N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1

7、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11(多选)一根长为L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若在细绳的C处悬挂一重物,已知ACCB,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重物的重力,BC段先断B增加重物的重力,AC段先断C将A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D将A端往右移比往左移时绳子容易断12.(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8、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3.(8分)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

9、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14.(8分)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段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

10、是()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根据实验原理及操作,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8分)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一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11、 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16.(10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木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3 kg、mB5 kg,它们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5,且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果作用在木块A上的推力F6 N,木块A、B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x5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求:(1)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刚撤去F的瞬间,木块A所受摩擦力17.(12分)压榨机结构如图所示,B为固定铰链,A为活动铰链,若在A处作用一水平力F,轻质活塞C就以比F大得多的力压D,若BC间距为2L,AC水平距离为h,C与左壁接

12、触处光滑,则D受到的压力为多少?18.(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tan 37°0.75,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 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

13、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人教版物理必修一 第三单元 力的作用 过关测试过关测试详解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2小题,其中1-8为单选每题3分,9-12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1.(多选)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C 解析:弹性形变指物体形变之后撤去外力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模型桥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选项AB错误;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

14、弹性形变,选项C正确,D错误。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地面足够大。t0时,物体以2 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恒为2 N 的拉力F,取向右为正方向,g10 m/s2,则在t0之后()A.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会变化B.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 N变为2 NC.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 N变为2 ND.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 N变为2 N答案:B 解析:分析摩擦力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楚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由题意知,刚开始物体向右运动,所以物体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为4 N;又因为t0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水平恒力,所以物体会向右做匀减速直

15、线运动直到速度为0;之后水平恒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物体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与水平恒力等大反向,大小为2 N,选项B正确。3.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上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4 N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大小为4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4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小球只在重力和杆对小球的弹力作用下平衡,故弹力与重力等大反向,D正确。4.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120°,空气阻力和

16、甲板阻力不计,则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A.BFC.F D2F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两阻拦索上的张力大小相等,其合力与飞机的牵引力F等大反向,由几何关系知阻拦索承受的张力大小为FF,B正确5.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 N、FC10 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Ff1、Ff2、F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AFf15 N,Ff20,Ff35 N BFf15 N,Ff25 N,Ff30CFf10,Ff25 N,Ff35 N DFf10,Ff210 N,Ff35 N答案:C解析:A与B之间无相对运动趋势,故

17、Ff10。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f2FB5 N,再分析C的平衡条件,可得Ff35 N。故选项C正确。6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B由k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答案:B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kx,故A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及x无关,故C正确,B错误;由胡克定律得k,可理解

18、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k相等,故D正确。7如图所示,电线AB下端有一盏电灯,用绳子BC将其拉离墙壁。在保证电线AB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不变的情况下,使绳子BC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转动至竖直方向,则绳子BC中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问题。由题意知,B点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竖直向下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始终等于电灯的重力,AB绳对B点的拉力方向不变,BC绳对B点的拉力方向在变。因B点受力平衡,将这三个力经过适当平移可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的矢量三角形,由BC绳对B点拉力的方向的变化即可

19、分析出其拉力先减小后增大,AB绳上对B点拉力逐渐减小。故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8如图所示,AC是上端带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AB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A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C,用力F拉绳,开始时BAC>90°,现使BAC缓慢变小,直到杆AB接近竖直杆AC。此过程中,轻杆B端所受的力 ()A大小不变 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将重力沿轻绳的方向和轻杆的方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因为三角形ABC与力三角形相似,所以有,因为mg、h、R是不变的,所以N是不变的,即选项A正确。6.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

20、装有一个轻质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如图13所示,则滑轮受到杆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m/s2)()A.50 N B.50 N C.100 N D.100 N答案:C解析: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绳的拉力FTmg100 N,故小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沿BC、BD方向,大小都是100 N。以CB、B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CBD120°,CBEDBE,得CBEDBE60°,即CBE是等边三角形,故F合100 N。根据平衡条件得F100 N,选项C正确。8.如图所示,A、

21、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何变化()A.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变大 B.物体A的高度降低,角变小C.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不变 D.物体A的高度不变,角变小答案:C 解析:原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绳的拉力大小等于A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动滑轮的拉力等于B物体的重力。将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大小仍等于A物体的重力,B物体对动滑轮的拉力仍等于B物体的重力,都没有变化,即滑轮所受的三个拉力都不变

22、,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之间的夹角也没有变化,则角不变,动滑轮将下降,物体A的高度升高。故选项C正确。9.(多选)中国选手廖辉在举重世锦赛夺得三金,打破挺举、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如图5所示,假设廖辉抓举质量不变,而两手臂间的夹角变大,当举起保持稳定时,两手臂的用力F1和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AF1增大BF1不变 CF增大DF不变答案:AD解析:抓举质量不变,两臂用力的合力F大小等于抓举重力大小,即不变;两手臂间的夹角变大时,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力不变,两手臂的用力变大10.(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

23、F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1 N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Ffm20 N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1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答案:AD 解析:木箱受到的静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增大,最大静摩擦力为21 N,当推力F21 N时,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 N,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选项A、D正确。11(多选)一根长为L的易断的均匀细绳,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A、B两点若在细绳的C处悬挂一重物,已知ACCB,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重物的重力,BC段先断B增加重物的重力,AC段

24、先断C将A端往左移比往右移时绳子容易断D将A端往右移比往左移时绳子容易断答案:AC 解析:研究C点,C点受重物的拉力,其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即TG.将重物对C点的拉力分解为AC和BC两段绳的拉力,其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因为ACCB,所以FBCFAC.当增加重物的重力G时,按比例FBC增大得较多,所以BC段绳先断,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将A端往左移时,FBC与FAC两力夹角变大,合力T一定,则两分力FBC与FAC都增大将A端向右移时两分力夹角变小,两分力也变小,由此可知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12.(多选)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

25、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的右端上移到b,绳子拉力不变B.将杆N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答案:AB 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绳长为l,Oa、Ob段长度分别为la和lb,则llalb,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FaFbF,则。满足2Fcos mg,dlasin lbsin lsin ,即sin ,F,d和l均不变,则sin 为定值,为定值,cos 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故选项A正确,C错误;

26、将杆N向右移一些,d增大,则sin 增大,cos 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选项B正确;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d和l均不变,绳中拉力增大,但衣服的位置不变,选项D错误。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3.(8分)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

27、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答案:(1)刻度尺(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对应的长度)(3)200弹簧自身重力(4)CBDAEFG解析:(1)实验

28、需要测弹簧的长度、形变量,故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2)为了测量弹簧的形变量,实验中还应测量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对应的长度)(3)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k N/m200 N/m;图线不过原点说明没有力时有了形变量,故说明弹簧有自身的重力存在(4)实验中要先组装器材,即CB,再进行实验,即D,然后数据处理,分析解释表达式,最后整理仪器,即AEFG.所以先后顺序为CBDAEFG.14.(8分)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

29、三段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根据实验原理及操作,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是正确的。(填“甲”或“乙”)答案:(1)BCD(2)A(3)甲解析:(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F1F2|F3F1F2,因此B、C、D选项

30、是可以的。(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之前,应该标记结点O的位置,同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3)实验中F3是竖直向下的,故图甲是正确的。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5.(8分)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 cm;挂一重为6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 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答案:10 cm200N/m 解析:弹簧下端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由胡克定律知: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x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后总长度L减去弹簧原长L0,即xL

31、L0。改变悬挂重物的重力,伸长量变化,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设挂G14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1,挂G26 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L112 cm,L213 cm,由胡克定律得:G1k(L1L0)G2k(L2L0)代入数据解得:L010 cm,k200 N/m即弹簧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200 N/m。16.(10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木块,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木块A、B的质量分别为mA3 kg、mB5 kg,它们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5,且木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如

32、果作用在木块A上的推力F6 N,木块A、B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x5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求:(1)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刚撤去F的瞬间,木块A所受摩擦力答案:(1)1 N(2)4.5 N,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1)木块A所受弹簧弹力FNkx5 N由平衡条件FNFfF得Ff1 N(2)刚撤去力F后,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FN4.5 N,方向水平向右17.(12分)压榨机结构如图所示,B为固定铰链,A为活动铰链,若在A处作用一水平力F,轻质活塞C就以比F大得多的力压D,若BC间距为2L,AC水平距离为h,C与左壁接触处光滑,则D受到的压力为多少?答案:F 解析:力F的

33、作用效果是对杆AC、AB产生沿杆方向的压力F1、F2,如图甲所示;而F1的作用效果是对D产生水平的推力F和竖直向下的压力N,如图乙所示,由图得tan,F1F2,NF1sin,则N·sintanF。18.(1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tan 37°0.75,g取10 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 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答案(1)m1gm1g(2)m1g方向水平向左(3)1.6 kg 解析:(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FTOAm1gFTOBm1gtan m1g(2)FfFTOBm1g方向水平向左。(3)Ffmm2g0.3×40 N12 N当FTOBm1gFfm12 N时,m11.6 kg,即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1.6 kg。


文档来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2417902.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