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一中08-0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安徽铜陵一中08-0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铜陵一中08-0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7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安徽铜陵一中08-09学年高二下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铜陵市一中历史学科命题组命制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梭伦改革时正当我国的A.商朝末期 B.西周末期 C.春秋末期 D.战国末期2.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3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7世纪有可能发生的参加公民大会 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 入选
2、长老会议 参加暴动,反抗贵族的统治 商鞅与旧贵族辩论A. B. C. D.4、梭伦改革所体现的原则与下列哪家思想是相一致的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5观察右图,你认为坐在中间的大王最有可能的是 A.秦穆公 B.秦献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6商鞅变法中废除了许多旧制度,实行了社会性质的转变,其中得以保留的是A井田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 D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7.商鞅变法后,一个由奴隶转化来的农民,想使自己能与卿大夫平起平坐,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A.世袭 B. 取得军功 C. 经营工商 D.多生产粮食布帛8观察下图,你认为这两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质特点是A都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B都促进
3、了大民族融合C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9.一位史学家说:“北魏孝文帝强制授给露田这对农民是一种剥削手段”这主要是因为A均田制是土地国有制 B租调制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孝文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授田的实质是强迫农民开荒10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项措施A均田制 B三长制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11王安石在感事一诗中写道:“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有青苗法 募役法 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AB C D12王安石说:“
4、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 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13.2008年3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答记者问时说:“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材料中的“三不足”精神来源下列哪位人物A.
5、商鞅 B.秦孝公 C.孝文帝 D.王安石14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1516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是A英国国王 B罗马教皇 C首相 D主教1616世纪,法国、英国和德意志一些地区宗教变化的相似点是A路德派新教为主 B加尔文派新教为主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摆脱了罗马教皇控制17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胡司战争 “圣·巴托罗缪之夜”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签订 “卡诺莎之辱” “至尊法案” 通过A. B. C. D.1816世纪,马
6、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相继进行的宗教改革 A都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B改革目的完全一致 C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 D矛头都对准天主教19“人们喜爱的是自己的劳动果实而不是别人的劳动成果。”这反映了阿里改革的哪项措施?A加强中央集权B.保护民族工业C.发展机器生产D.大力发展军事力量20近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这里的“灭弄权之骁骑”是指A消灭了马木路克集团 B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C击退了英法殖民者的侵略D镇压了开罗人民的三次起义21商鞅变法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土地制度措施方面的共同作用是A消除了奴隶主贵
7、族统治的基础 B促使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C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促使了社会性质的转变22史学家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和埃及的阿里改革客观上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B都引进了西方机器大生产C都创办了近代新式军队D都开创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先河2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宣布,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形象地反映出这次改革的后果是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 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 贵族地主利益得到保护 解除了农奴对地主的依附关系 A
8、60; B C D 2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俄国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在这一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司法改革随着司法章程的推行,法律得到普及地方自治改革后,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改革得到全国上下的一致欢迎和认可 A B C D25、观察右图,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尚未影响到俄国 B.俄国工业品产量与英法等国差距越来越大C.俄国交通运输领域明显落后于英国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俄国的工业生产获得了大批的劳动力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3小题,第26题26分,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