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大纲设计



《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大纲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大纲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实用文案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大纲焦作市规划展览馆,布展总面积1944 平方米,共一层。布展内容横跨8000 多年,展现焦作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在布展总内容分布方面,城市发展史占30% ,规划成果占60% ,未来展望占10% 。序厅一、 形象墙二、 城市概况要点: 1 、焦作市,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现辖2 市 4 县 4 区和 1 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071.1平方公里,总人口361 万。2、焦作是一个区位优势非常明显的城市。它地处我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 又是新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中心地带,具有承东启西、沟南通北的枢纽地位。3 、焦作有着得天独厚
2、的自然资源。一是矿藏十分丰富。二是水资源充沛。4 、焦作能够充分保障能源的供应。这里煤炭储量丰富并且毗邻晋东南煤海,地表地下水资源充足,为发展大型火电提供了便利条件,5 、焦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造就了这里丰富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三、领导关怀四城市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太极圣地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国家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城市发展史展区一、焦作的由来关于焦作名称源来通常有两种说法: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一说由焦家作坊简化而来。“焦”为姓氏,
3、 “作”为作坊,指的是焦姓人家开设的作坊。焦家作坊以烧制瓷器为业, 生意兴隆, 颇有名气, 人们在交往谈话中,逐步将四个字的 “焦家作坊” 简化成两个字的 “焦作”了。一说“焦作”由“焦枣”谐音而来。相传古时候,这里枣树丛生,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以枣为食,定居下来,将枣晒干过冬,焦酥可口,称为“焦枣”,便以“焦枣”为地名。二、历史沿革焦作历史悠久,早在8000年前的 氏族公社时期 就有人类居住。夏朝属冀州,称覃怀地。商及西周 属畿内地,分属雍、邗、温三国。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冀州河内郡。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三国属魏国冀州河内郡。晋分属司州河内郡、
4、汲郡、荥阳郡。南北朝 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后魏分属怀州河内郡、武德郡、司州汲郡、东恒农郡。隋分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五代分属怀州、孟州、郑州、开封府。北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京西路郑州奉宁军制、京畿开封府。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河南江北行省卞梁路。明分属河内布政使司怀庆路及开封府。清属河南省怀庆府。1913年,河内县改为沁阳县。1927年沁阳县东部划出,成立博爱县。1945年 9 月 8 日建立焦作市。1948年 3 月改为焦作县。1949年 10 月 15 日,改为焦作矿区,划归平原省新
5、乡行政专员公署领导。1956年 7 月 9 日,改为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1974年 1 月 19 日,焦作市属河南省和新乡地区双重领导。1982年 3 月,焦作市划为省辖市。三、灿烂的文明1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怀川大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山秀水陶冶了世代英才豪杰,焦作地下文明积淀层层叠叠,地上文化布落洋洋洒洒。焦作山水是人文化的山水,焦作人文是山水化的人文,山人一体,不可分割。这里是人类始祖的发源地,有盘古开天地、华夏祖先伏羲女娲成婚、女娲补天、轩辕黄帝祈天破蚩尤、标准文档实用文案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原始社会末期,位于黄河流域中游的怀川文明就吸引着四方百族,成为华夏民族发祥地的中
6、心地带。这里是商汤革命的起始地;是武王伐纣的前沿根据地;是后汉光武中兴的大本营;是“正始玄风”的策源地和以八封为灵魂的太极文化的产生地;是水利文化、度假村文化之根所在;2 、姓氏起源地中国 46 姓和日本的坂上、大藏、原田三姓之根脉地。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之源看,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五帝” ,或者在河南出生和活动,或者在河南建都立业,经过夏商周三代融合,形成了华夏族,成为中华民族主体。由中华人文始祖衍生出了数以千计的姓氏,流布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大姓的绝大部分源头在中原,据考证起源于河南的大姓有 72 个,而这其中起源于焦作的姓氏有 46 个。如:温、覃、苏、雍、鄂、于、樊、巩、苟、蒋
7、、卜、安、程、晁、陆等,甚至日本的板上、大藏、原田三姓也来源于焦作,系汉献帝刘协的后代避难到日本后发展成的姓氏。3 、农业和医药的起源神农祭天处、尝百草处、药王孙思邈活动遗迹等,显示着古代农业和医药的起源。焦作地处黄河中下游北畔,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具有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早在七八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种植粟等粮食作物。从焦作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大量的石铲、石斧、石镰、蚌刀等生产工具外,还有水井、房屋等原始农业生产迹象。春秋战国时期,当地的农业已十分发达。4 、陶瓷文化之根出土众多的陶瓷文物及当阳峪陶瓷遗址,显示着怀川是发达的陶瓷文化之根。5 、历法之根由大禹首次颁发的夏小正是中国的
8、历法之根。6 、武术之根发源于陈家沟的太极拳、月山寺的八级拳和净影寺的猿拳,证明怀川是中华武术之根。7 、泰斗故里这里是诸多大师泰斗的故里。孔子、李白、白居易、韩愈等各类数不清的历史名人曾在此或游历、或隐逸、或葬归于此。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曾在修武百家岩隐居游览,影响颇大。四、古城遗址(红色标题为亮点展项)1 、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距今1 2 万年前)汉高城遗址位于博爱县寨豁乡汉高城村西山坡上,据 1960 年博爱县志 记载:在汉高城村西山发现面积为1300多平方米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曾发现有石片、化石等。1996 年 6 月 15 日博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 、仰韶文化时期(距
9、今5000多年新石器中期)的焦作地区遗址有30 多处。东石寺遗址位于武陟县城北2 公里的东石寺村西200 米处。遗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约800 米。现存面积约50 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1-6米。圪垱坡遗址标准文档实用文案位于沁阳县西南20 公里崇义乡肖寺村,村下全为遗址。1965 年,河南省博物馆和沁阳县文化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试掘。整个遗址高出四周农田2-4米,文化层分四层。北平皋遗址位于温县城东南10 公里处的北平皋村,村四周皆为古文化遗址。村西遗址:面积约3.8 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 米,出土器物以彩绘红陶为主,器形有罐、豆、钵、鼎等,为仰韶文化遗址。3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
10、350 3950年,新石器晚期)的焦作地区遗址有近40 处。龙山文化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以许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壳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被称为“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博爱县西金城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温县徐堡墓群遗存龙山文化晚期的马村区大型古文化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中站区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温县陈家沟遗址4 、商代早期遗址- 焦作府城遗址府城遗址位于焦作市西南郊,距市中心约10 公里。遗址北距太行山约15 公里,南临沁河约20 公里。遗址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在中部发现商代早期城址、夯土基址
11、、房基等文化遗存。城址平面为方形,西城墙现存高度约2 米、长 300 米,宽 4-8 米,北墙保存长度约300 米,高度约2-3 米。东墙复原长度约 300 米。南墙仅有地下部分的基槽。城墙的建筑方法是先挖基槽。基槽宽约15 米、深 0 9 米,然后加板夯筑而成。城址内共发现四处夯土基址,且互有叠压打破关系。出土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圜底深腹罐、圆腹罐、深腹罐、捏口罐、大口尊等器物与二里头文化同类器形体特征接近。府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确认了古文献中 雍 城的地望所在 ,而且也确认了甲骨文中 雍 邑的具体方位,从而为商王田猎区地名的确认提供了重要坐标,还将焦作市城区的历史推进到了5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