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线部分工艺装备设计汽车设计论文

《发动机装配线部分工艺装备设计汽车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装配线部分工艺装备设计汽车设计论文(35页珍藏版)》请在文档大全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1英文摘要2绪 论1.1装配工艺的开展(3)1.2装配工艺的根本要求(4)1.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5)二 发动机装配工艺制定2. 发动机工艺规程的制定(11)2.1. 确定装配方法和组织形式(12)2.2 划分装配单元(28)2.3 确定装配顺序(34)2.4 绘制发动机装配工艺流程图见附表2.5 绘制发动机装配线平面布置图见附表2.6 绘制发动机总成零部件清单见附表三 发动机装配线局部工艺装备设计及总图绘制参考文献 (35)致 谢(36)前言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让假设干零件组合成组件或假设干个零件和部件结合成机器的过程成为装配,前者成为部件装配,后者成为总装配。
2、机械产品都是由许多零件和部件装配而成的。零件是机器制造的最小单元,如一根轴,一个螺钉。部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结合成机器的一局部,如车窗的主轴箱,进给箱等,装配通常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处于机械生产链的末端, 其目的是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标准,是产品到达其说明书的规格和性能要求。它是对机器设计和零件加工质量的一次总检验,能够发现设计和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的加以改良。因此机器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实际质量和零件的加工质量,还与机器的装配工艺工程有关。装配不良的机器,其性能将会大会大为降低,增加功率消耗,使用寿命将大为消耗。现实中的大局部的装配工作都是有手工完成的,高质量的装配需要丰富的经
3、验。1.1 装配工艺的开展在早期,零件的制造及其选配和组装是通过手艺工人完成的。每个加工零件都要加工处理,以便与某些其他零件进行装配。如果某零件不能与其他零件配合,那就必须在加工的零件中去寻找适合的零件或者对其进行再加工,故生产率非常低。 在十九世纪初期,人们开始要求同一种零件之间具有互换的能力。为此,必须首先制作样件。通过这个样件,再制造各种专用工具和量具,并利用这些工具和量具来检查加工产品的精度。20世纪初期,人们又提出了公差的概念,利用尺寸、形状即为位置的公差,零件的互换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这样,零件的生产和装配就可以分开来了,这两项工作也就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工厂进行了。装配的一
4、个重大进步是由Henry Ford 提出的装配的工艺,他是第一个应用这个概念,就是将在不同的地点参禅的零件以物流供应的方式在一个地方,在生产线上进行最终产品的装配,对推开工业的开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战后,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飞速开展,装配工作量在产品制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装配技术日趋复杂和多样,装配技术的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开展。国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展自动化装配技术;60年代开展了数控装配机、自动装配线;70年代机器人已经应用在装配过程中;近年来有研究肉香装配系统等。级后的趋势是把装配自动化作业和自动化技术及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机器制造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1.2 装配工艺的根本要求
5、装配的工作是把各个零部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程序、要求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的操作成为安装。零部件在安装中必须到达如下要求:(1) 以正确的顺序进行安装(2) 按图样规定的方法进行安装(3) 按图样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4) 按规定的尺寸精度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产品必须到达预定的要求或标准。同时,每一个装配的产品必须能够拆卸,以便进行表扬和维修。1.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装配工艺规程是知道装配生产的主要生产文件,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是: 分析产品图样,划分装配单元。 拟定装配顺序、划分装配工序。 计算装配时间定额 确定各工序各装
6、配技术要求、质量检查方法和检查工具。 确定零部件的输送方法及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 选择和设计装配工程中所需要的工具、夹具和装用设备。1. 制定工艺规程的根本原那么及原始资料1制定工艺规程的原那么保证产品装配质量,力求提高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小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尽量减少装配占用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要尽量减少装配工作所占的本钱。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标准。产品的装配图应包括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并能清楚地表达出,所用零件相互连接的结构视图和必要的剖视图;零件的编号;装配时应保证的尺寸;配合建的配合
7、性质及精度等级。装配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明细表等;为了在装配时对某些零件进行补充机械加工和核算装配尺寸链,有时还需要某些零件图,产品的技术验收要求、检验内容和方法。2产品的生产纲领,产品的生产纲领就是年生产量,它决定了产品的生产类型。生产类型的不同,致使装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方法、工艺工程的划分、工艺装备的多少、手工劳动的比例均有很大的不同。 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应尽量选择专用的装配设备和工具,采用流水装配方法,现代装配生产中那么大量采用机器人,组成自动装配出线。对于成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那么多采用固定装配方法,手工操作比重大,但在现代柔性装配系统中,一开始使用机器人装配单件小批产品。3生产条件
8、,如果是先用条件下制定工艺规程,那么应了解先用工厂的装配工艺设备、工艺及水平,装配车间面积等;如果是新建厂,那么应适中选择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方法。制定工艺规程的方法根据上述原那么和资料,可以按以下步骤制定装配工艺流程。1划分装配单元工序装配顺序确定后,就可将装配工艺划分为假设干工序,其主要工作如下: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条件,如需专用夹具与设备,那么应设定设计任务书。制定各工序所需的操作标准,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便变温装配的装配以及紧固件的力矩等。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和技术检测方法。确定装配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2编制装配工序文件单件小批生产
9、时,通常只绘制装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和装配系统图工作。成批生产时,通常还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名称和编号,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按定额等。在大批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此外,还应按产品图样要求,制定产品检验及实验卡片。2. 发动机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它将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发出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并将获得机械能输送给机械底盘。发动机是一台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现在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很多,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发动机,其具体构造也是各种各样的。但就其总体功能而言,简单说来,发动机由一
10、机组、两机构、五系统所组成。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图解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1.机体机体组包括汽缸盖、汽缸体、油底壳。机体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各系统的装配机体,机体本身的许多孔系又是发动各系统的组成单元。2.两机构 1)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做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
11、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2)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五系统1 供应系 燃料供应系统汽油机燃料供应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应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