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docx

上传者:qqqqqq 2022-06-10 18:41:17上传 DOCX文件 11 KB
1 / 9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能力 ,发散思维能力 ,结合本节内容的特点:“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在以前课本上是选学内容 ,目标层次是“了解〞 ,新课本中定为比“了解〞更深层次的“知道〞 ,这就需要对其中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提炼加工;可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是以前那些 ,并未增加多少 ,该怎样处理呢?现在的课程目标中又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 ,怎样才能完成到达呢?现成的方案没有 ,只有屡次认真地学****课程目标? ,吃透其精神 ,在它的指导下完成目标 ,为此对于本节的教学我做了以下安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 ,进一步了解和学****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 ,从而更加热爱世界 ,热爱科学 ,热爱生活。
【教材分析】
2 / 9
一、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总结出对音调、响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关因素。
·本节中出现的名词:乐音、音调、频率、超声波、次声波、响度、振幅、音色。
二、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动手中动脑。
·学会自我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实验器材】
一、教师演示
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二、学生分组 钢锯条〔25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 ,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 ,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 ,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二、进行新课
1.3 声音的特性〔板书〕
3 / 9
乐音:是物体作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同是乐音 ,有的调子高 ,有的调子低 ,有的声音大 ,有的声音小 ,这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着的物体发出的 ,我们会这样猜测:声音的差异必然跟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 ,是不是这样呢?
[师演示]:
请听:用吉他弹几个不同的音。
提问: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答复:声音的上下不一样。
我们先来研究声音的上下与振动的关系:
一、音调──声音的上下。〔板书〕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 ,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 ,〔1〕将锯条1/5伸出桌外;〔2〕将锯条1/3伸出桌外;〔3〕将锯条1/2伸出桌外 ,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
观察:锯条伸出桌外长短不同时:振动快慢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实验总结:请填表。
锯条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上下
伸出1/5
4 / 9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最低
我的结论 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同学们 ,刚刚的探究活动很成功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7993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