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人工的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设计.doc

上传者:cxmckate6 2022-07-23 20:33:03上传 DOC文件 260 KB
某某自然博物馆新馆工程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 施工准备
4 测量放线
5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5.1施工工艺
5.2 开挖顺序
5.3施工方法
5.4质量保证措施
5.5安全保证措施
6 基桩工程验收资料
7 施工进度计划
8 根底平面布置图
人工挖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 施工图与投标文件、地勘报告;1.2 建筑桩基技术规XJGJ94-94、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XJGJ106-2003。
2.工程概况
2.1 桩基持力层要求概况
人工挖孔桩根底,以中风化泥岩或中风化砂岩为根底持力层,应设置桩端嵌岩段或者扩展根底嵌岩段;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5.87MPa,中风化泥岩承载力特征值为 2100kPa;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10.27MPa,中风化砂岩承载力特征值为 4980kPa。
2.2 桩基材料要求概况
混凝土强度等级:桩基 C30,桩护壁 C30; 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桩 60mm(有护壁),无护壁时桩为 100mm;
2.3 桩基开挖要求
本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共计约300根,分布在设备用房、游客服务中心房、主馆工程的A、B、C三个区,桩径分别有900、1000、1200、1300、1400、1600、1900、2000、2200、2400、2600、2900等。
桩基平面定位图中所示桩为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桩中心与底层柱(或墙)形心一样;人工挖孔桩必须置于完整的基岩中,嵌入中风化基岩深度≥H1(详桩配筋表);当周边有集水坑时,应嵌入集水坑以下中风化基岩≥H1。相邻桩桩底高差必须满足 h、L 要求。桩周非岩石情况下应采用 C30钢筋混凝土护壁;当桩净距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相临排桩跳挖的最小施工净距不得小于 4.5m;当相邻桩身混凝土强度达 100%时方可开挖与施工相邻桩;挖孔桩的孔口应作锁口处理;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相应每节护壁高度〕:一般自稳定较好的可塑
—硬塑状粘性土或基岩中为0.9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垮塌的碎石土为0.6m,垮塌严重段宜先注浆后开挖,椭圆桩应采用型钢架支承护壁。施工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4验收要求
局部柱下挖孔桩,应按照桩基平面定位图中所示位置设置桩帽,桩帽构造详本图。桩帽周边与以下土层必须夯填密实。地基岩芯取样位置应满足有关规X要求;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检验桩底下 3d或 5m深度X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人工挖孔桩应按规定进展桩身质量检测。
3 施工准备
3.1 灌注桩施工应具备如下资料
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2〕桩基工程施工图〔包括同一单位工程中所有的桩根底〕与图纸会审纪要;
3〕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房、精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4〕主要施工机械与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5〕桩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6〕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与其制品的质检报告;
7〕有关荷载、施工工艺试验参考资料;
3.2 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
2〕确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以与合理施工工艺的有关资料;
3〕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
4〕机械设备、配件、工具〔包括质量检查工具〕、材料供给计划;
5〕桩基施工时,对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防台风、爆破作业、文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6〕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冬、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3.3 成桩设备必须经鉴定合格,不合格设备不得使用
 3.4 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会审纪要连同施工图等作为施工依据并列入工程档案。
3.5 桩基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设房屋等,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进展平整处理,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
3.6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4 测量放线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共计约300根,测量定位全部采用桩心坐标点放样,放出桩芯位置后,对照施工图采用钢尺复测桩芯距,确定无误后,施工上口井圈。做好每个桩的控制线〔点〕,确保进展桩芯土石方开挖。
5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5.1施工工艺
测量定位→砌筑井

人工的挖孔灌注桩施工方案设计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51285146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