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doc
上传者:学习好资料
2022-06-08 16:21:54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
杨伟全 [摘要]如何全面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成绩是摆在各级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员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介绍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并与同行商讨。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 训练策略 训练方法
当今世界举重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想在全省、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全面的抓举、挺举技术。如何全面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成绩是摆在各级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员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介绍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并与同行商讨。“科研为训练服务,科研促进训练效率的提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几年来,我长期致力于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策略、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的方法以及举重训练策略研究。长期的研究,我摸索出“身体训练为先,心理训练为辅,基础训练为首,技能训练为重,实施分层训练,促进均衡发展”的训练程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把握选材标准,确保优质生源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这一关很重要。不仅要选拔身体素质好的,而且还要考虑年龄、身体形态、心理素质以及遗传等因素。选好材是确保优质生源产生优秀效果的基本保证,更是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教师职业要求。多年来,我认真把握举重选材标准,尽力做到万无一失,我的选材措施如下。
1.坚持按照举重训练大纲要求选择培养对象。初步确定的培养对象,其体形必须符合举重训练大纲对举重运动员的要求。
2.坚持潜能测试。当培养对象初步确定后,经过举重潜能测试,才能最后决定能否录用。在多年的选材工作中,本人通过以下方法对培养对象进行测试:(1)手握木棍下蹲上举。(2)双足立定跳远。(3)负重深蹲。(4)膝上高抓。(5)力所能及的重量挺举。
通过以上几项测试,可以对学生关节柔韧、爆发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专项素质全面的了解,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举重运动员的潜质。“选好材,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通过十几年的训练实践证明,我的这一选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身体训练为先,心理训练为辅
全面身体训练不但可以增强队员身体健康,提高素质水平,而且还能使队员的身体活动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有效地增强队员机体的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能力与适应能力,“身体训练为先”是举重训练的策略之一。我的做法是:对初进队的新队员,首先打好基础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用80%的时间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在此过程中再次筛选队员。对有一定训练基础的队员分三个层次分别用50%、30%、20%时间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分别用30%、50%、75%时间重点抓好以力量与速度为主的素质训练。
在训练手段上我们采用短跑的一些专门练****来发展他们的动作速率;用轻杠铃的快速举来发展他们的基本力量和快速力量;用多样的跳跃来发展弹跳能力;结合举重技术动作的辅助练****以“重量轻,次数多,速度快、动作准”为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提高他们的专项素质和技术水平。
对举重队员,身体技能素质固然是第一要素,在实际比赛中其心理素质对其成绩的影响更是起关键性作用。为此,在训练中我通过多激励、多鼓励,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着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紧张心理。队员每取得一点进步,每取得一次成
杨伟全 [摘要]如何全面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成绩是摆在各级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员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介绍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并与同行商讨。
[关键词]举重运动员 训练策略 训练方法
当今世界举重竞技水平越来越高,运动员想在全省、全国或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具备全面的抓举、挺举技术。如何全面提高少年举重运动员抓举、挺举成绩是摆在各级业余体校举重教练员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介绍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并与同行商讨。“科研为训练服务,科研促进训练效率的提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几年来,我长期致力于体育特长生的管理策略、调动学生训练积极性的方法以及举重训练策略研究。长期的研究,我摸索出“身体训练为先,心理训练为辅,基础训练为首,技能训练为重,实施分层训练,促进均衡发展”的训练程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把握选材标准,确保优质生源
要培养一名高水平的少年举重运动员,选材这一关很重要。不仅要选拔身体素质好的,而且还要考虑年龄、身体形态、心理素质以及遗传等因素。选好材是确保优质生源产生优秀效果的基本保证,更是对学生的人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教师职业要求。多年来,我认真把握举重选材标准,尽力做到万无一失,我的选材措施如下。
1.坚持按照举重训练大纲要求选择培养对象。初步确定的培养对象,其体形必须符合举重训练大纲对举重运动员的要求。
2.坚持潜能测试。当培养对象初步确定后,经过举重潜能测试,才能最后决定能否录用。在多年的选材工作中,本人通过以下方法对培养对象进行测试:(1)手握木棍下蹲上举。(2)双足立定跳远。(3)负重深蹲。(4)膝上高抓。(5)力所能及的重量挺举。
通过以上几项测试,可以对学生关节柔韧、爆发力以及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专项素质全面的了解,确定学生是否具备举重运动员的潜质。“选好材,等于事业成功了一半”,通过十几年的训练实践证明,我的这一选材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二、身体训练为先,心理训练为辅
全面身体训练不但可以增强队员身体健康,提高素质水平,而且还能使队员的身体活动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加强,有效地增强队员机体的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能力与适应能力,“身体训练为先”是举重训练的策略之一。我的做法是:对初进队的新队员,首先打好基础进行全面身体训练,用80%的时间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在此过程中再次筛选队员。对有一定训练基础的队员分三个层次分别用50%、30%、20%时间进行全面身体训练,分别用30%、50%、75%时间重点抓好以力量与速度为主的素质训练。
在训练手段上我们采用短跑的一些专门练****来发展他们的动作速率;用轻杠铃的快速举来发展他们的基本力量和快速力量;用多样的跳跃来发展弹跳能力;结合举重技术动作的辅助练****以“重量轻,次数多,速度快、动作准”为原则有目的、有重点地提高他们的专项素质和技术水平。
对举重队员,身体技能素质固然是第一要素,在实际比赛中其心理素质对其成绩的影响更是起关键性作用。为此,在训练中我通过多激励、多鼓励,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着力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紧张心理。队员每取得一点进步,每取得一次成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训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