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为何不想念书.doc
上传者:晴雯
2022-06-29 14:02:14上传
DOC文件
15 KB
上了大学为何不想念书
陈 斌在心理咨询门诊,忧心忡忡的母亲对医生说,儿子刚进大学时,成绩上等(其子说那是出于中学时学****的惯性,一种压力下产生的本能);半年以后中等(由惯性学****转入自觉学****形式看不看书没人管);学期终了,勉强及格升班。在读大二的时间里,他没缺过课,除了给人以孤独、不合群的感觉外,他生活朴素,不修边幅,心地温和,与人无争,无怪僻,无嗜好,书本之外的东西,海阔天空都略知一二。暑期回家,家长对他的评价是懒散、无为、无欲,一反青年人的常态。临开学前,他突然对父母说不想念书了。
经过心理沟通,方知其不愿上学的缘由乃是中学的灌输式教育使其思维机械化了。到了大学,由于对新环境、新生活、新的学****方法和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出现了孤独感、想家、抑郁。学****方法仍沿循中学阶段的呆板式的记忆和默读。于是,逐渐在头脑中产生一种无法遏制的思维反诌现象,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复核和切磋,无限的推理。开始时仅限于书本知识,后来转移到日常生活琐事上,甚至发展到“蛋是鸡生的,鸡是哪来的?”这种无休止的穷思极虑之中去。老师开始讲的第一句话听进去,便成为他思维反诌的主题。一节课过去了,他还是围绕在第一句话上,弄得他头昏脑胀,心烦气短……。
有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了调查后发现,使这些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1.长期的学****紧张与竞争压力感:这易发生在大一学生中。从进入高中到考上大学,持续3年的紧张学****心理没有得到放松。进入大学后。仍按原先的学****方法拼命学****但“强中还有强中手”,相比之下,失去原有的优势,使心理上产生竞争压力感,大脑持续处于高度疲惫状态,导致功能失调。
2.单恋和相恋:大学生恋爱已“蔚然成风”,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恋爱现象逐年上升:一年级为15%,二年级为25%,三年级为40%,四年级为65%,单恋者为10%,失恋者为20%。从心理角度来看,恋爱不管是成功、失败,失恋还是单恋,都是一种心理应激,都需要动用大量的心理能量,其强度不亚于紧张的学****如果学****和恋爱(尤其是失恋)交织在一起,并产生各自的或交叉的冲突时,就可出现心理危机。
3.长期的孤独、空虚及压抑感:这种情况多见于女生。在校生活单调:早年建立的伙伴关系解体;以往每日与父母欢聚,如今住宿.每周回家一次;青春带来的自然烦恼;缺乏精神支柱;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失真,特别是快节奏变化与传统生活所造成的心理时差,会给当事人产生压抑、孤独和空虚感。
4.***行为(多发生在男生):由于传统的认识及性知识的不足.以致在***行为后会产生强烈的恐惧、不安、自责和负罪感,致使心理处于持久的冲突之中,不能自拔。
5.考试应激:为应付考试而出现的焦虑不安,这些同学常对自己缺乏信心。由于学****方法呆板,平时又很少参加文体活动,一次失利,就忧心忡忡,陷于紧张、焦虑之中,并形成恶性条件反射。
6.思乡及环境不适应:多见于大一新生,以女生为突出。她们通常是独生子女,家中宠儿。来到新环境,脱离“家巢”和父母庇护,没有独立生活和外在的经验。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一遇困难就情不自禁想家。又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特别容易受挫折。
7.人际关系不良:常发生在具有攻击性
陈 斌在心理咨询门诊,忧心忡忡的母亲对医生说,儿子刚进大学时,成绩上等(其子说那是出于中学时学****的惯性,一种压力下产生的本能);半年以后中等(由惯性学****转入自觉学****形式看不看书没人管);学期终了,勉强及格升班。在读大二的时间里,他没缺过课,除了给人以孤独、不合群的感觉外,他生活朴素,不修边幅,心地温和,与人无争,无怪僻,无嗜好,书本之外的东西,海阔天空都略知一二。暑期回家,家长对他的评价是懒散、无为、无欲,一反青年人的常态。临开学前,他突然对父母说不想念书了。
经过心理沟通,方知其不愿上学的缘由乃是中学的灌输式教育使其思维机械化了。到了大学,由于对新环境、新生活、新的学****方法和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出现了孤独感、想家、抑郁。学****方法仍沿循中学阶段的呆板式的记忆和默读。于是,逐渐在头脑中产生一种无法遏制的思维反诌现象,对任何一个问题都要复核和切磋,无限的推理。开始时仅限于书本知识,后来转移到日常生活琐事上,甚至发展到“蛋是鸡生的,鸡是哪来的?”这种无休止的穷思极虑之中去。老师开始讲的第一句话听进去,便成为他思维反诌的主题。一节课过去了,他还是围绕在第一句话上,弄得他头昏脑胀,心烦气短……。
有人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作了调查后发现,使这些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这些:
1.长期的学****紧张与竞争压力感:这易发生在大一学生中。从进入高中到考上大学,持续3年的紧张学****心理没有得到放松。进入大学后。仍按原先的学****方法拼命学****但“强中还有强中手”,相比之下,失去原有的优势,使心理上产生竞争压力感,大脑持续处于高度疲惫状态,导致功能失调。
2.单恋和相恋:大学生恋爱已“蔚然成风”,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恋爱现象逐年上升:一年级为15%,二年级为25%,三年级为40%,四年级为65%,单恋者为10%,失恋者为20%。从心理角度来看,恋爱不管是成功、失败,失恋还是单恋,都是一种心理应激,都需要动用大量的心理能量,其强度不亚于紧张的学****如果学****和恋爱(尤其是失恋)交织在一起,并产生各自的或交叉的冲突时,就可出现心理危机。
3.长期的孤独、空虚及压抑感:这种情况多见于女生。在校生活单调:早年建立的伙伴关系解体;以往每日与父母欢聚,如今住宿.每周回家一次;青春带来的自然烦恼;缺乏精神支柱;向往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的失真,特别是快节奏变化与传统生活所造成的心理时差,会给当事人产生压抑、孤独和空虚感。
4.***行为(多发生在男生):由于传统的认识及性知识的不足.以致在***行为后会产生强烈的恐惧、不安、自责和负罪感,致使心理处于持久的冲突之中,不能自拔。
5.考试应激:为应付考试而出现的焦虑不安,这些同学常对自己缺乏信心。由于学****方法呆板,平时又很少参加文体活动,一次失利,就忧心忡忡,陷于紧张、焦虑之中,并形成恶性条件反射。
6.思乡及环境不适应:多见于大一新生,以女生为突出。她们通常是独生子女,家中宠儿。来到新环境,脱离“家巢”和父母庇护,没有独立生活和外在的经验。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一遇困难就情不自禁想家。又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受不得半点委屈,心理特别容易受挫折。
7.人际关系不良:常发生在具有攻击性
上了大学为何不想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