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谈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doc

上传者:好用的文档 2022-06-01 15:35:18上传 DOC文件 15 KB
浅谈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
摘 要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鲁塔克语)。主体性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它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强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学会学****学会发展。文章围绕“以人为本”教学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定位,分析并提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关注点,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以人为本 主体性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主体性教学方式是一种很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能力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承认并强调学生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伴随着我国初中语文新课改的推行,传统“以教为本”的语文教学框架已被打破,按部就班、严重挫伤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力提倡学生参与教学课堂,勤于思考创新,主动地走向外部世界,參照教材等教育渠道去触摸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提升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实施以及自我创造等能力。
1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的必要性
主体性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促使教师细心地去发掘学生的个人差异和对学****知识的渴求度,利用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勇于进取的毅力,因材施教,训练出有主见、有能力、有创造性的综合素质的学生。只有改变旧的“以教为本”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调动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的兴趣,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取得学生语文学****及语文素养“双丰收”的效果。
2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1提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初中学生正值独立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扎实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个性对学生日后分析、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情境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氛围,使学生对语文内容不由自主地加以联系和对比,使自身主体进入到运用知识的角色当中,并随着语文知识的深入而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初中语文教材《散步》一课,教师在讲述时导入情境,播放悠扬的音乐及投影美丽的田野图片,将课堂的氛围迅速营造成轻松愉悦的状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想象在这个美丽的景色下,满怀着美好的心情去做惬意的事情,感受着作者文章中蕴含的亲情及理性的思考,体会到文章中的生命与责任的内含,从而引发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2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每个人的个性、禀性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不同的问题梯度,杜绝“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以免打击学生的学****积极性。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提议学生认真阅读,仔细体会,举出课文中的经典词语,用学生自己的眼光去看待百草园。在此篇文章中,百草园内仅仅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而已,表面上不值得人们去玩味,但对于作者鲁迅来说,这些不起眼的野草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

浅谈初中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230778.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