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文化.ppt
上传者:allap
2022-07-19 22:41:30上传
PPT文件
909 KB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礼仪功能
李忠伟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20101104034
玉、玉器、古玉器的定义
1、古人对玉的认识
▲旧石器时代,玉与石不分;新石器时代,区分了玉与石。
▲甲骨文中出现了“宝、玉”的概念。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定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1863年Alexis Damour将和田玉称为软玉,将翡翠称为硬玉。
2、现代定义 天然玉石:指自然界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美观、稀少、耐久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玉就是特殊的岩石。
玉器:用玉石雕琢成的器物。
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即清末及以前的玉器属古玉器。又分为***古和出土古。
玉在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在中国人的文化中,玉是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基因。中国玉和玉器在世界享有盛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一看到玉就想到中国。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君子比德于玉"是儒家的用玉观。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品德。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之外可以之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转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枝,洁之方也”。许慎通过对玉的质、色、声、雕等内涵,将其喻以为仁、义、智、勇、絜等五方面人的品质。
1)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出土了许多精制的玉器,如良渚文化。
2)商周时代,上述现象更加普遍。如二里头文化中的"柄形饰"只出现在大型墓葬中。
3)秦以前,“九鼎”象征君权;但是在《礼记·玉藻》开篇中,记载着郑玄这样一句话:“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为之,贯玉为饰。”玉藻就是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这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的玉崇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礼记·玉藻》中还记载有: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由此便可看出,我国古代的玉饰是一种尊贵权力的象征。据记载秦朝丞相李斯设计和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传国玉玺”,以玉料作为皇帝手印的制作材料说明了在当时的文化形态中,玉代表了至高无上,其象征意义能够代表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后各代帝王认为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
政治功能
这件玉琮由墨玉制成,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节,49.5cm。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玉琮四边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近顶端阴刻有日月纹图案,器身局部残留有制作时的切割痕迹。
秦朝玉玺
经济功能:
1)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显示富贵的一种标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2)商代,已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
3)西周,“玉璋价值80朋”相当于10块田的价格。
4)春秋时期,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6)宋代、明代以后,玉器商店很多。
7)到清朝,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身价”之说。到现在我们也常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
经济功能
礼仪功能
李忠伟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
20101104034
玉、玉器、古玉器的定义
1、古人对玉的认识
▲旧石器时代,玉与石不分;新石器时代,区分了玉与石。
▲甲骨文中出现了“宝、玉”的概念。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定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
▲1863年Alexis Damour将和田玉称为软玉,将翡翠称为硬玉。
2、现代定义 天然玉石:指自然界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美观、稀少、耐久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玉就是特殊的岩石。
玉器:用玉石雕琢成的器物。
古玉:自雕琢成器算起100年以上的玉器称为古玉或古玉器。即清末及以前的玉器属古玉器。又分为***古和出土古。
玉在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玉器,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之一,在中国人的文化中,玉是文化构成的一个重要基因。中国玉和玉器在世界享有盛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一看到玉就想到中国。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君子比德于玉"是儒家的用玉观。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高尚品德。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之外可以之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转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枝,洁之方也”。许慎通过对玉的质、色、声、雕等内涵,将其喻以为仁、义、智、勇、絜等五方面人的品质。
1)从新石器时代中期起,氏族首领的墓葬中就出土了许多精制的玉器,如良渚文化。
2)商周时代,上述现象更加普遍。如二里头文化中的"柄形饰"只出现在大型墓葬中。
3)秦以前,“九鼎”象征君权;但是在《礼记·玉藻》开篇中,记载着郑玄这样一句话:“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冕之旒以藻紃为之,贯玉为饰。”玉藻就是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这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的玉崇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礼记·玉藻》中还记载有: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士竹本,象可也。由此便可看出,我国古代的玉饰是一种尊贵权力的象征。据记载秦朝丞相李斯设计和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传国玉玺”,以玉料作为皇帝手印的制作材料说明了在当时的文化形态中,玉代表了至高无上,其象征意义能够代表皇权的至高无上。以后各代帝王认为得了此玺才是真命天子。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乾隆皇帝厘定的25枚宝玺,绝大多数为玉制。
政治功能
这件玉琮由墨玉制成,内圆外方,上大下小,中有穿孔。共19节,49.5cm。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玉琮四边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近顶端阴刻有日月纹图案,器身局部残留有制作时的切割痕迹。
秦朝玉玺
经济功能:
1)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显示富贵的一种标志,在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
2)商代,已用玉作币,以玉作交换和贡品。
3)西周,“玉璋价值80朋”相当于10块田的价格。
4)春秋时期,名贵的玉器价值连城,出现以玉熄战事、以玉求宽释、以玉得官爵;以白玉为币。
6)宋代、明代以后,玉器商店很多。
7)到清朝,玉器身价普遍升高,有“古铜旧玉无身价”之说。到现在我们也常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
古代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