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docx
上传者:zongzong
2022-06-19 08:26:11上传
DOCX文件
17 KB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说明:主要针对书中第4章的内容进行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填入括号内)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2.实践是指( A )。
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自发的本能活动D.人们都具有的精神性的活动
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D )。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直接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前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坚持认识来源于书本
D.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5.感觉、知觉、表象是( C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 )。
A.反映论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
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7.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 B )。
A.唯物论B.唯理论C.诡辩论D.经验论
8.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 D )。
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
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
C.只是不可知论观点
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
1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说明:主要针对书中第4章的内容进行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填入括号内)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2.实践是指( A )。
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说明:主要针对书中第4章的内容进行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填入括号内)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2.实践是指( A )。
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自发的本能活动D.人们都具有的精神性的活动
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D )。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前者是直接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C.前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坚持认识来源于书本
D.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
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5.感觉、知觉、表象是( C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 )。
A.反映论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
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7.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 B )。
A.唯物论B.唯理论C.诡辩论D.经验论
8.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9.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 D )。
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
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
C.只是不可知论观点
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
1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说明:主要针对书中第4章的内容进行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填入括号内)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
2.实践是指( A )。
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