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新论.pdf
上传者:kunpengchaoyue
2022-06-17 09:35:56上传
PDF文件
154 KB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都比较偏重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而战略联
盟的出现,则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重点由竞争转向联合,进入 90 年代中期,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创新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
究的重点,超越竞争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1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1998 年,布朗和艾森哈特在《边缘竞争》一书中提出了边缘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基
本思想是:企业应通过不断的管理变革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
力来彻底地调整和改造企业优势,以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
理论将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
的方法。
2 战略生态理论
1996 年,美国学者穆尔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生态理论。穆尔将“商业生
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
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商业生态系统不遵从传统的行业界
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不断发展,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
3 整合的企业竞争分析理论
1996 年著名美籍华裔学者陈明哲教授发表的《竞争者分析与企业竞争:趋向理论的整
合》一文,综合了竞争对手分析和企业间竞争这两个核心问题、综合了基于产业与基于资源
的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思想、并给出了两个综合性指标,提出了以预测企业间进攻与反击行
动为目的的竞争分析框架。
4 战略转折点理论
战略转折点理论的提出者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该理论认为:在竞争环境的变化日益加
剧的产业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
不一致常常会引起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这种矛盾将阻碍产业或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的
“战略转折点”(SIP)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
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该理论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分析框架,
明确了高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及适应性学****型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的重要性。
5 动态能力理论
1997 年,提斯、皮萨罗和肖恩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其中:“动态”是指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企业战略管理在
为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构内外组织技巧、资源与功能性能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过程、地位和路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的构
建正是基于这三个关键要素。
6 平衡计分卡
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20 世纪 90 年
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公司总裁诺顿设计出了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盟的出现,则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重点由竞争转向联合,进入 90 年代中期,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创新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
究的重点,超越竞争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1 边缘竞争战略理论
1998 年,布朗和艾森哈特在《边缘竞争》一书中提出了边缘竞争战略理论。该理论基
本思想是:企业应通过不断的管理变革以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并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
力来彻底地调整和改造企业优势,以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
理论将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现紧密联系起来,并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
的方法。
2 战略生态理论
1996 年,美国学者穆尔在《竞争的衰亡》一书中提出了战略生态理论。穆尔将“商业生
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生产出对
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成员。商业生态系统不遵从传统的行业界
限,它既可以在常规的行业界限内部不断发展,也可以跨越常规的行业分界线。
3 整合的企业竞争分析理论
1996 年著名美籍华裔学者陈明哲教授发表的《竞争者分析与企业竞争:趋向理论的整
合》一文,综合了竞争对手分析和企业间竞争这两个核心问题、综合了基于产业与基于资源
的企业战略理论的竞争思想、并给出了两个综合性指标,提出了以预测企业间进攻与反击行
动为目的的竞争分析框架。
4 战略转折点理论
战略转折点理论的提出者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该理论认为:在竞争环境的变化日益加
剧的产业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
不一致常常会引起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这种矛盾将阻碍产业或企业的转型,是组织面临的
“战略转折点”(SIP)的标志。因此,企业新战略的制定依赖于高层领导者从这种战略矛盾
中获得有效的信息。该理论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分析框架,
明确了高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及适应性学****型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的重要性。
5 动态能力理论
1997 年,提斯、皮萨罗和肖恩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整合、建立和重新配置内部和外部能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其中:“动态”是指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而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能力”是指企业战略管理在
为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而整合、重构内外组织技巧、资源与功能性能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动态企业能力理论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性要素:过程、地位和路径,动态能力战略框架的构
建正是基于这三个关键要素。
6 平衡计分卡
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是企业战略管理得以有效执行的根本保障。20 世纪 90 年
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公司总裁诺顿设计出了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战略管理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