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022年)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学设计.docx
上传者:baibai
2022-06-07 21:51:10上传
DOCX文件
18 KB
高考语文(2022年)一轮复****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学设计
考点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2022全国卷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阅读文本见文1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选项考查的角度,然后回归原文对比分析。
A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论证结构和中心论点。 对比分析 文章第一段提出杜甫能有集大成之容量在于他难得的健全才性(总论),第二、三段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健全才性对杜甫诗歌的体式风格、内容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健全才性造就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选项表述正确。
B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论证结构。 对比分析 文章第二段从两个方面论证杜甫诗歌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一是体式风格,二是诗歌内容。选项表述正确。
C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论证方法。 对比分析 文章第三段在探讨杜甫面临悲苦的态度时,列举了陶渊明、李白、王维等人的态度是“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屈原是“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而杜甫则是“正视与担荷”。“消融与逃避”“毁命丧生”与杜甫的“正视与担荷”构成对比。选项
表述正确。
D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分论点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对比分析 由文章第三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可知,杜甫的“担荷力量”来自自身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不是汲取前人传统。选项强
加因果。
方法点拨
关于“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常见设错方式
1.对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述错误。选项往往将文本中的分论点概述为中心论点或将文本的中心论点当作分论点来概述。
2.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错误。论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论据前,也可能在论据后。命题人在命题时,选项中经常会出现“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等方面论证了……的叙述方式”,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论据所对应的论点。
3.论证方法分析错误。选项中常见的表示论证方法的词语有对比、引用等,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所提及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
4.论证结构分析错误。常见错误方式
考点3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2022全国卷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阅读文本见文1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选项考查的角度,然后回归原文对比分析。
A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论证结构和中心论点。 对比分析 文章第一段提出杜甫能有集大成之容量在于他难得的健全才性(总论),第二、三段分别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健全才性对杜甫诗歌的体式风格、内容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健全才性造就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选项表述正确。
B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论证结构。 对比分析 文章第二段从两个方面论证杜甫诗歌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一是体式风格,二是诗歌内容。选项表述正确。
C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论证方法。 对比分析 文章第三段在探讨杜甫面临悲苦的态度时,列举了陶渊明、李白、王维等人的态度是“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屈原是“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而杜甫则是“正视与担荷”。“消融与逃避”“毁命丧生”与杜甫的“正视与担荷”构成对比。选项
表述正确。
D 项 考查角度
考查文本的分论点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对比分析 由文章第三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可知,杜甫的“担荷力量”来自自身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不是汲取前人传统。选项强
加因果。
方法点拨
关于“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常见设错方式
1.对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概述错误。选项往往将文本中的分论点概述为中心论点或将文本的中心论点当作分论点来概述。
2.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错误。论点出现的位置可能在论据前,也可能在论据后。命题人在命题时,选项中经常会出现“引用……论证了……的观点”“从……等方面论证了……的叙述方式”,考生在解题时,要找准论据所对应的论点。
3.论证方法分析错误。选项中常见的表示论证方法的词语有对比、引用等,考生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所提及的论证方法是否正确。
4.论证结构分析错误。常见错误方式
高考语文(2022年)一轮复习专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