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文档大全

浅论民族音乐的现代化.doc

上传者:刘备文库 2022-06-02 15:46:37上传 DOC文件 16 KB
浅论民族音乐的现代化
周娴婷 摘 要: 我国的民族音乐虽然有着绚丽灿烂的历史,但目前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怎样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进一步发展民族音乐,使传统音乐文化再次充满活力,很多的音乐创作者正在努力探索。本文提出了一条民族音乐现代化的道路。
关键词: 民族音乐 现代化 民族文化

全世界有两千多个民族。每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历史、宗教、经济、语言,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和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其他民族文化现象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具有强烈的心理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音乐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对于喜爱音乐的人来说,即使不明白歌词的含义,亦会被优美的旋律所打动。所以,音乐界有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话的意思固然是不错的,但也有误导:既然已经是世界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所积淀出的音乐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财富。但是放眼现在社会,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年轻人中还有多少在听民歌、会唱民歌;还有多少喜欢民族器乐,认识多少民族乐器?
其实,世上的事物是没有亘古不变的,更何况视“创新”为生命的艺术呢?在知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要在音乐艺术这块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在传统的民族艺术的创作和表演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任何因循守旧、僵化的思想只会给扼杀艺术的魅力。音乐创作和表演形式在音乐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音乐创作中,怎么继承和发展传统音乐,展现新时代的风貌,是摆在每一位音乐工作者面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我们不仅要把已经存在的财富保护好,而且要创作出更好的民族音乐。
就音乐创作方面来讲: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众多题材丰富的民歌是曲作者的创作源泉。但是,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就那么几十首,大部分生成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也就是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民歌并没有得到多少发展。在现代社会里,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音乐创作者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意识,以全新的创作意识来赋予民族音乐以新的生命。在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先例。美国著名作曲家格什温为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创作开启历史先河,他把拉格泰木这种起源于美国新奥尔良的音乐引入到了传统的交响音乐中,使古老的交响乐焕发了新的青春,代表作有《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其实在民族音乐现代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观念的现代化。毕加索的画风有一个时期极大地受非洲木雕的影响,但是整个非洲的木雕匠人加在一起也没有毕加索有名,其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毕加索利用非洲木雕技术所表达的是一种现代人的精神,他所追求的原始、粗糙都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理解的。音乐也是如此,长时间以来,一提到民歌就会想起山野、农村、哥哥妹妹之类的名词,而且这也似乎一直误导着民族音乐创作者,好像民歌是与城市对立的一种东西,这是民歌发展的一个致命的障碍。工业文明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城市化。所以民歌的最终归宿也将属于城市。在现代社会,音乐的发展说明音乐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音乐,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它渗入了文学、美学、哲学、社会学、影视、传媒甚至广告中。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折射点。我们通过每

浅论民族音乐的现代化


文档来源:https://www.taodocs.com/p-690173133.html

文档标签: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