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小石潭记》习题新人教版-精.pdf
上传者:buhuixin1314
2022-06-13 17:20:37上传
PDF文件
363 KB
26 小石潭记
知识精讲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 年)九月,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绍州刺史,十一月加
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八篇,就是著名的《永州八
记》。
3.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闻.水声(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许可,可能。)
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的一种角色。)
(2)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形容词作动词,穿透。)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心乐.之(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高兴。)
4.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
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5.重点突破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提示一:柳宗元是为排遣心中之“忧”而发现这个小石潭的,因此,这里有小石潭的发
现之乐,有潭水的清澈之乐,有潭中的鱼与游人的逗乐,但是这个“乐”是暂时的,小石潭
清幽的环境立刻引出他的仕途之忧,贬谪之忧。
提示二: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
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内心悲凉愤懑
的文学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提示三: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
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愉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自然便会流露出来。
提示四:现实是严峻的。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
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久的。
1
6.结构图解
发现小潭→闻声→见形
近景:水、石、树、鱼
小石潭记景物
远景:溪水、岸势
气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01 积累运用
知识精讲
1.走近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
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为“刘柳”,
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为“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 年)九月,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为绍州刺史,十一月加
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八篇,就是著名的《永州八
记》。
3.文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闻.水声(古义:听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大约;今义:许可,可能。)
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中的一种角色。)
(2)词类活用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日光下澈.(形容词作动词,穿透。)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
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寒.骨(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心乐.之(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高兴。)
4.主题解说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
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5.重点突破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提示一:柳宗元是为排遣心中之“忧”而发现这个小石潭的,因此,这里有小石潭的发
现之乐,有潭水的清澈之乐,有潭中的鱼与游人的逗乐,但是这个“乐”是暂时的,小石潭
清幽的环境立刻引出他的仕途之忧,贬谪之忧。
提示二: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
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内心悲凉愤懑
的文学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
提示三: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
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愉毕竟是暂时的,
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自然便会流露出来。
提示四:现实是严峻的。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
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久的。
1
6.结构图解
发现小潭→闻声→见形
近景:水、石、树、鱼
小石潭记景物
远景:溪水、岸势
气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01 积累运用
八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小石潭记》习题新人教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