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1].docx
上传者:whetyo
2022-05-26 19:17:29上传
DOCX文件
13 KB
《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研讨认识空气成分及氧气含量的测定。
2、培养学生地观察才能、实验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创造意识。
3,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能用一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1、钢笔、墨水、带木塞玻璃吸管、汽水、清水、塑料吸管.
2、有关大气压力在消费和生活中应用的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不见,摸不着,所有生命力离不了,它是谁 ?"学生猜谜。
谈话:你们可真棒,对这位隐形朋友你有什么想理解的吗 ?
师: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些问题都会在本单元的学****中理解到,今天就让我们从”空气在哪里”开场研究吧。
2、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它对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大气压力。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消费中应用是很广泛的.
(二)学****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大气压力的应用。
(1)钢笔吸墨水实验.
A.你是怎样给钢笔“打”墨水的?
B.分组实验.
C.汇报实验结果.
D.讨论:墨水为什么被“打”进钢笔里的?
E.师生小结:用钢笔“打”墨水时,先把钢笔尖插入墨水中,压瘪橡皮管,使管内空气减少;放开橡皮管时,管内的压力降低,墨水面上的大所压力就把墨水压进橡皮管内.
(2)“吸”水实验;
A.学生考虑:同学们喜欢喝一些饮料,饮料是怎样进入你的口中的?
B.分组实验:塞紧瓶盖用力吸饮料。
C.讨论:饮料为什么吸不出来?要怎样才能吸到饮料?
E.师生小结:瓶盖将瓶口紧紧塞住,再用力吸吸管,饮料就是吸不上来,这是因为瓶内没有大气压力的缘故。把瓶盖旋松或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再吸饮料时就很容易把饮料吸上来,这是大气压力帮了忙,把饮料压进吸管里了.
2、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在消费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2)师生共同研究:A、茶壶盖上为什么都有小孔?B、医生给病人输液时,输液瓶上为什么有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研讨认识空气成分及氧气含量的测定。
2、培养学生地观察才能、实验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创造意识。
3,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能用一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1、钢笔、墨水、带木塞玻璃吸管、汽水、清水、塑料吸管.
2、有关大气压力在消费和生活中应用的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不见,摸不着,所有生命力离不了,它是谁 ?"学生猜谜。
谈话:你们可真棒,对这位隐形朋友你有什么想理解的吗 ?
师:你们的问题提的非常好,这些问题都会在本单元的学****中理解到,今天就让我们从”空气在哪里”开场研究吧。
2、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它对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大气压力。大气压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消费中应用是很广泛的.
(二)学****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的大气压力的应用。
(1)钢笔吸墨水实验.
A.你是怎样给钢笔“打”墨水的?
B.分组实验.
C.汇报实验结果.
D.讨论:墨水为什么被“打”进钢笔里的?
E.师生小结:用钢笔“打”墨水时,先把钢笔尖插入墨水中,压瘪橡皮管,使管内空气减少;放开橡皮管时,管内的压力降低,墨水面上的大所压力就把墨水压进橡皮管内.
(2)“吸”水实验;
A.学生考虑:同学们喜欢喝一些饮料,饮料是怎样进入你的口中的?
B.分组实验:塞紧瓶盖用力吸饮料。
C.讨论:饮料为什么吸不出来?要怎样才能吸到饮料?
E.师生小结:瓶盖将瓶口紧紧塞住,再用力吸吸管,饮料就是吸不上来,这是因为瓶内没有大气压力的缘故。把瓶盖旋松或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再吸饮料时就很容易把饮料吸上来,这是大气压力帮了忙,把饮料压进吸管里了.
2、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在消费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2)师生共同研究:A、茶壶盖上为什么都有小孔?B、医生给病人输液时,输液瓶上为什么有